131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3年10月07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3年10月07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3/10/0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10月7日专为备考2023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认识肤浅;卑恭屈膝;灌输知识
  • B:行踪诡秘;宽宏大量;精神涣散
  • C:病入膏盲;心忧意懒;言谈诙谐
  • D:缄口不言;直接了当;革故鼎新

答 案:B

解 析:A项“卑恭屈膝”的正确写法是“卑躬屈膝”,C项“病入膏盲〞的正确写法是“病入膏肓”;D项“直接了当”的正确写法是“直截了当”。

2、依次填入句中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四世同堂》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它忠实地体现了老舍先生作品的(),浓郁而亲切的()人情气息弥漫始终,它记述了历史,同时又记述了北平的(),北平人及他们的思绪、感情和生活。这种深沉、朴实的(),是与导演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分不开的。

  • A:风格;风俗;风光;情调
  • B:风采;风物;风俗;格调
  • C:风格;风土;风情;格调
  • D:风貌;风俗;风景;情调

答 案:C

解 析:此类试题可以用“定位排除法”来做。“风格”“风俗”“风光”“风采”“风物”“风土”“风情”“风貌”“风景”都只是一宇之差,但意义都大不相同。“风格”主要指作家的写作作风。“风俗”表特定区城、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风光”指风景、景物或名胜风景。“风采”指美好的仪表举止、神采。“风物”指一个地方特有的风光景物。“风土”指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等。“风情”指风土人情。“风貌”的意思是风采、特征与外貌。“风景"指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格调”指的是作品的艺术风格。“情调”指情趣格调。所以应选C项。

3、填入下面括号处,与上文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水〞,有凌空飘逸的,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澄澈的,()

  • A:它们是琼浆、深潭、瀑布。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色、形
  • B:它们是瀑布、深潭、琼浆。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形、色、质
  • C: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色、形。它们是琼浆、深潭、瀑布
  • D: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形、色、质。它们是瀑布、深潭、琼浆

答 案:B

解 析:把题干所给的词语跟选项比照着读,可看出“凌空飘逸”是写瀑布的形,“汪汪一碧”是写深潭的色,“晶莹澄澈”是写琼浆的质。

主观题

1、从第四段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答 案:呼唤当代文艺家追求文艺深度。

2、第三段中,作者认为“深度是作品的激活之点”是指什么?

答 案:文艺具有与人类同悲欢共命运的境界。

3、“董生勉乎哉”是什么意思?第一二段都用这句话作结尾,其寄托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 案:“董生勉乎哉”意为:董生你努力吧!第一段:希望董生到燕赵之地后有人欣赏他、重用他,表达的是祝愿之情;第二段:担心燕赵之地风俗变化,民风不古,无人赏识董生,表达的是忧虑之情。

写作题

1、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2、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温故而知新”是孔子有关学习的著名论述。温习旧有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总结过去的人生经验,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在,开创未来。请以“温故而知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 案:略

简答题

1、根据文章的描述,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

答 案:勤俭诚实,坚韧担当,任劳任怨,做事认真,热爱生活,关爱子女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