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9月14日专为备考2023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1949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 A:国共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
- B:新民主主义革命将取得胜利
- 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即将完成
- D:封建土地所有制已彻底废除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七届二中全会。经过三大战役,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将取得胜利的前夕,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2、高速公路服务区便利店的区位优势为()
- A:人流量大
- B:车流量大
- C:周边便利店少
- D:过往人员购物方便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交通服务业相关知识。高速公路服务区便利店所在地比较偏僻,周边便利店少,竞争对手少,这是其区位优势;高速公路服务区便利店人流量大、车流量大的优势不太突出;便利店存在的意义是方便过往人员购物,但过往人员购物方便不是便利店的区位优势。
3、我国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共同特点是()
- A:类型或种类单一
- B:在地区分布上都不均匀
- C:在构成特点上大致相同
- D: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等知识点。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各具特色,但在地区分布上都不均匀。
4、下列各项关于汉武帝政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 B:颁布推恩令
- C: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 D:派张骞出使西域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的政绩。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实现封建大一统的措施,具体如下:(1)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加强皇权;大量选拔人才,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强化完善封建法制,维护封建秩序。(2)经济方面:改革币制,推行全国法定货币;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等。(3)军事方面:出兵匈奴;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4)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认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原”,呼吁“伸民权,建议院”。上述主张意在()
- A:提倡民主共和
- B:维护专制统治
- C:实行君主立宪
- D:推广新式学堂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戊戌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
主观题
1、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日期是(),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D点的日期是()。
(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向()逐渐扩大。
(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
(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向()逐渐移向()。
答 案:(1)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
(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
(4)赤道、南、南回归线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兰新高铁连接了甘肃兰州和新疆乌鲁木齐,穿越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绵延1700多千米,在新疆、青海、甘肃三地之间架起“高铁经济走廊”。全线设22个客运业务站点,其中甘肃段10个,青海段6个,新疆段6个。2014-2020年,兰新高铁累计运输旅客近7000万人次。图8示意兰新高铁部分路段。
(1)列举两处兰新高铁沿线的世界遗产。
(2)与兰新铁路相比,说明建设兰新高铁青海段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3)简述兰新高铁的建成对青海省发展的意义。
答 案:答案要点:(1)新疆天山;嘉峪关长城;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2)兰新铁路兰州一武威一张掖(河西走廊)段地势平缓,修建成本低。兰新高铁需穿越祁连山,沿线海拔高,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修建成本高。
(3)增加了一条连通青海和甘肃、新疆之间的快速通道,经过青海省内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市县,有利于促进省际人口流动和区际联系,推动文化交流和物资流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
3、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西气东输线路依次(自西向东)经过()、()、()、()、()、()等6个省区。
(2)图中①—②—③自然植被类型呈现()—荒漠草原—()的变化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3)关于图中③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选择填空)。
答 案:(1)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2)草原、荒漠、水分
(3)C
(4)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破碎起伏大;土质疏松;植被稀疏。
(5)有利影响:对东部地区,可以减轻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4、简述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如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
答 案:(1)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至此,我们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岛以东是()半球,以西是()半球。(2)此岛地处()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此处的板块边界类型是()边界
(3)此岛以西隔丹麦海峡与()洲相望;附近有()洋流和()洋流经过。
(4)此岛()资源丰富,首都因此被称为“无烟城市”。
答 案:(1)东;西(2)亚欧;美洲;生长(3)北美;东格陵兰寒流;北大西洋暖流(4)地热
解 析:本题首先考查通过经纬网和岛屿形状定位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世界地理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半球划分、板块构造学说、洋流分布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