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7月17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社会工作者小李经多方链接资源,推动项目顺利完成,在同事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也让机构负责人和项目落地社区的领导更加信任他,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上述情形满足了小李()。
- A:尊重的需要
- B:归属与爱的需要
- C:安全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 案:A
解 析: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即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题干中在同事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也让机构负责人和项目落地社区的领导更加信任他,都是获得外部尊重的体现;经多方链接资源,推动项目顺利完成是内部尊重的需要。
2、救助站的张某和陈某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们两人的境遇相似,但张某希望自己可以在救助站得到妥善安置;而陈某则希望自己可以被送回家乡,能够在家乡过自食其力的生活。按照马斯洛的观点,陈某的愿望所表现的最突出的需要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 B:尊重的需要
- C:自我实现的需要
- D:生理需要
答 案:C
解 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题中的陈某即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3、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为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增强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首先需要与服务对象( )。
- A:制定计划
- B:签订协议
- C:共同评估
- D:建立关系
答 案:B
解 析: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和第一阶段的会谈,社工确定和服务对象之间开展专业服务,就需要签订服务协议,在协议里面,需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4、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社区培育了一支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并担任志愿者督导。小张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志愿者解决遇到的问题,保障志愿服务的质量,提供志愿者自我成长的机会,提升志愿者的成就感。从志愿者管理的过程看,小张的做法属于()。
- A:需求评估
- B:工作设计
- C:监督与激励
- D:奖励与表扬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志愿者管理的内容。志愿者开始服务后,机构一般都会指定一位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督导,机构要适时为志愿者提供帮助和反馈,协助志愿者处理困难和解决问题,及时表扬工作优良的志愿者,给予志愿者自我成长的机会,适当规划志愿者的工作等。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督导人员对志愿者的“监督与激励”。
5、郭女士被诊断为尿毒症后心理压力很大,茶饭不思,经常失眠。她的家人向医务社会工作者小周求助。小周接案后,对郭女士的问题进行充分预估并开展了八次面谈,目前进入到结案阶段,需要对服务成效进行评估。结合郭女士的改善状况,小周最适宜采取的评估方式是()。
- A:请郭女士填写个案服务的满意度问卷
- B:请机构督导对服务完成进度进行评估
- C:请机构主管评估服务资源的投入情况
- D:请郭女士再次填答量表测评心理状态
答 案:D
解 析:所谓评估是指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评估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经常采用的有:一是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二是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三是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根据题干结合郭女士的改善状况,本题答案D最合适,A说的是服务的满意度,所以不选。
多选题
1、12岁的小明是留守儿童,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他的父母在外打工,每年春节才回家几天,小明有时因想念父母而闷闷不乐。虽然成长环境不利,但小明能够正确面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担任小队长,在老师带领下组织和他情况相似的小伙伴们为社区高龄老年人服务。在外担任工程队队长的爸爸得知情况后,自豪地说:“这孩子的领导能力超过我了啊!”上述内容体现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有()
- A:留守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但激发其抗逆力可改善社会环境
- B:留守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但是会逐渐适应社会环境
- C:留守儿童处于不利社会环境时,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
- D:留守儿童虽处于不利社会环境,但完全不会受其影响
- E: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会共同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
答 案:ABCE
解 析: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2、从一般意义来说,社会工作是具体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活动,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与行政管理相比,社会工作特点有()
- A:自上而下解决问题
- B:重视权利运用
- C:通过服务化解矛盾
- D:开展人性化服务
- E:促进人与环境相互适应
答 案:CDE
解 析: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与一般行政管理有所不同:行政管理倾向于运用行政力量,即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和权力解决问题,A错误;B错误,维持社会稳定是其直接目标;社会工作则通过服务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社会工作不但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强调不尽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会造成社会问题,因而要通过改变环境、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所以,社会工作可以从更深层次上发挥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3、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轻度认知障碍的老人开设预防脑退化小组,目的是帮助他们延缓脑功能减退。小组进行到第三节,社会工作者小茹带领组员进行趣味拼图游戏。这时黄奶奶拒绝参加,还大声说“那是小孩子玩的游戏,好幼稚!”小组气氛变得十分尴尬。对此,小茹适宜的做法有()
- A:向组员表示尊重黄奶奶的意愿,营造开放的气氛
- B:请其他组员劝说黄奶奶继续参加,配合小组进程
- C:跟组员协商这个游戏是否继续进行,并取得共识
- D:向黄奶奶解释游戏的目的,再次邀请黄奶奶参与
- E:重申小组的规范,主导处理由黄奶奶引起的冲突
答 案:CD
解 析:根据题干可知,小组处于中期转折阶段。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专业辅导,协调和处理组员之间的竞争及各种可能的冲突,促进小组内部的良性竞争与和谐,推动小组关系走向紧密化。题干当中黄奶奶拒绝参加小组活动,并说“那是小孩子玩的游戏,好幼稚!”,此时社工应先黄奶奶解释游戏的目的,同时与组员协商,取得共识,故选CD。
4、在生存一关系一成长理论中,阿尔德弗尔提出了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成长需要对应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归属需要
- D:尊重需要
-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 案:DE
解 析: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C.P.Mderfer)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1)生存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农、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2)关系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济需要层次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3)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5、社会工作者小姜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一个以“新生”为主题的小组,旨在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的行为改变和再社会化。小组服务结束后,小姜可收集的效果评估资料包括()。
- A:组员的自我评价报告
- B:组员填写的小组感受卡
- C:组员的小组活动日记
- D:社会工作者的观察记录
- E:小组结束后的访谈记录
答 案:ABE
解 析:小组的效果评估。小组按计划完成自己的任务后,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一方面了解小组是否完成了自己预定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为以后主持类似的小组积累经验。因此,在小组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会设计一些问卷或量表,让组员根据自己的改变状况,来评估小组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小组结束后的跟进访谈、组员的自我评估报告、小组目标实现表、小组满意度量表、小组感受卡、小组领导技巧记录表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