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2月20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与居民接触的技巧社区工作者接触居民,在维持对话过程中,多种技巧可以被运用,其中积极主动地发问、理解和测试,社区工作者要能够跨越年龄、性别、信仰、种族乃至家庭背景差异,去理解居民的内心世界,能够感觉到居民的感觉,此属于( )技巧。
- A:聆听
- B:同理心
- C:分享感受
- D:体谅
答 案:B
解 析:维持对话是社区工作者在接触居民时的技巧重点之一。在降低了对方的疑虑和双方放松之后,便需要立即根据接触或访问目的维持对话。在维持对话过程中,多种技巧可以被运用,如聆听、同理、体谅、分享感受、澄清、寻找和提供资料等。聆听,要求社会工作者认真倾听。同理心与聆听关系密切,指积极主动地发问、理解和测试,社会工作者要能够跨越年龄、性别、信仰、种族乃至家庭背景差异,去理解居民的内心世界,能够体会到居民的感受。体谅,要求社会工作者能够在意居民,并顾及居民的情况,为居民着想,例如,在居民吃饭时间,不勉强入户访问;尽量在先前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谈话;感谢居民的付出和意见等,显示社区工作者对人的关怀。本题考查的是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接触时的维持对话技巧,理解此技巧的内容与情境。
2、社会工作者小刘想通过分析人口普查资料来把握青年社会工作的潜在需求,这种研究方式是( )。
- A:定量研究
- B:定性研究
- C:分析研究
- D:控制研究
答 案:A
解 析: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工作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在具体研究中,有时只能采用定量研究。题中,社会工作者小刘想通过分析人口普查资料来把握青年社会工作的潜在需求,就只能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所以,这种研究范式属于定量研究。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两大基本范式的适用范围。考生对于社会工作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和两大基本范式的适用范围要熟练掌握。
3、社会工作者小郭在制订社区工作策略时,邀请了居民代表参加策略规划小组,他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大家畅所欲言,鼓励每人都提出意见,以便于制订出最贴切的行.动策略。这是制订策略步骤中的()。
- A:筛选策略
- B:评估策略
- C:商定策略
- D:提出策略
答 案:D
解 析:制定策略的主要步骤包括:①提出策略;②评估策略;③筛选策略。提出策略是指采取“头脑风暴”方法让规划小组成员提出各种策略。在操作中,社会工作者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任何人表达意见、观点时,都应被尊重;②每个人都要提出意见,并尽情表达;③鼓励“搭便车”的行为,从其他人的看法中衍生出自己的新意见。题中,小郭的做法是提出策略。
4、小红在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半年后,情况越来越好。小红的父母很感激社会工作者,邀请其参加家庭聚会,并希望与社会工作者进一步讨论小红的情况。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回答是( )。
- A:“谢谢、我也想和你们聊聊孩子的情况。”
- B:“对不起,周末要加班,再找其他机会吧。”
- C:“不好意思、周末家里有事,下次有机会再去。”
- D:“谢谢、我不方便去,你有时间的话,可以来机构找我。”
答 案:D
解 析:社会工作者应遵守恪守公私界限的专业伦理守则,不应随便接受服务对象给予的礼物或其他好处。
5、社会策划模式社会工作者小王正在为某社区策划一个青少年服务方案,其工作步骤为:认识该社区的青少年面临的问题一界定这些问题的性质与成因一探索可行的青少年服务方案一认识这些服务方案的限制因素一选取能解决青少年问题的服务方案一设计完整的青少年服务计划一设计青少年服务评估目标体系,该服务策划的形式属于( )。
- A:方案发展策划
- B:战略性策划
- C:问题解决策划
- D:创新策划
答 案:C
解 析:问题解决策划是社会服务策划的形式之一。问题解决策划主要过程是:认识现有的问题一界定问题一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法一认识各种可能的限制一选取解决办法一设计完整的计划一发展评估计划。题中,服务策划形式属于问题解决策划。故本题选C。本题主要考查社区服务策划的形式,理解记忆的内容。
多选题
1、小组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
- A:社会学
- B:精神医学
- C:心理学
- D:民主论
- E:系统论
答 案:BC
解 析:小组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最早源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如行为修正理论、学习理论等。
2、对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认为事物本身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可重复的规律
- B:认为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被感知、概括和客观计量的
- C:社会研究旨在说明社会现象应该是什么
- D:认为自然科学方法适合于社会研究
- E:认为社会现象是可以被感知、概括和客观计量的
答 案:ABDE
解 析: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社会研究旨在说明社会现象或规律是什么,而不是说明社会现象应该是什么。C选项不正确。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理解其四个基本观点。
3、经过几次聚会,单亲儿童小组的凝聚力得到了大大增强,小组成员真切地体会到了他人对自己的关心与信任,组员之间关系亲密,小组结构也趋于稳定,此时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角色是( )。
- A: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
- B:小组活动的领导者
- C: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
- D:小组的引导者
- E:小组的支持者
答 案:ACDE
解 析:根据此时小组成员表现出的特征,可判断出小组此时已到达后期成熟阶段。到了小组工作的后期阶段,组员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逐渐减弱,社会工作者逐渐退移到边缘位置。社会工作者在此阶段的责任和角色主要在于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小组的引导和支持者。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工作后期成熟阶段的责任与角色,理解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阶段的角色、责任与中期转折阶段的区别。
4、方案的评估一般采用( )。
- A:过程评估
- B:结果评估
- C:绩效评估
- D:分段评估
- E:效果评估
答 案:AE
解 析:AE
5、从出生到3周岁的婴幼儿阶段具有的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特征包括( )。
- A: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
- B:依恋形成
- C:大脑发育迅速
- D:语言能力发展
- E:开始逻辑思维
答 案:ABCD
解 析:婴幼儿阶段一般是指出生到3周岁这段时间,其特征有①生理发展。婴幼儿阶段身高、体重和大脑的发育迅速。②心理发展。婴幼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忆为主,这一阶段是孩子从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阶段。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孩子的语言发展迅速。③社会性发展。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阶段,出生至6个月是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7个月~2岁是社会性感情连接建立阶段,2~3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E项属于学龄前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