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隧道围岩为坚硬岩的题目有哪些,“隧道围岩为坚硬岩”的答案是什么。
1、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破碎,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450~351,该围岩属于( )级。
- A:I
- B:Ⅱ
- C:Ⅲ
- D:Ⅵ
答 案:C
2、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破碎,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450~351,该围岩属于( )级。
- A:I
- B:Ⅱ
- C:Ⅲ
- D:VI
答 案:C
解 析:
3、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破碎,碎裂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350—251MPa,该围岩属于()级
- A:I
- B:II
- C:Ⅲ
- D:IV
答 案:D
4、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550~451MPa,该围岩属于()级。
- A:I
- B:Ⅱ
- C:Ⅲ
- D:Ⅳ
答 案:B
解 析: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550~451属于II级。
5、一铁路隧道某段围岩为硬岩,经测试岩块纵波速度为4.0km/s,岩块横波速度为2.5km/s,按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可将围岩初步定性划分为下列()个等级。
- A:Ⅲ
- B:Ⅳ
- C:Ⅴ
- D:Ⅵ
答 案:B
6、关于隧道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度为2500m的隧道为长隧道
- B:衬砌的内轮廓线应尽可能地远离建筑界限
- C: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一共分为五级
- D:IV级围岩为较软岩,岩体破碎
答 案:A
解 析:B.衬砌的内轮廓线应尽可能地靠近建筑界限;C.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一共分为六级D.IV级围岩为坚硬岩,岩体破碎
7、某公路山岭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是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该围岩的初步分级应该是( )级。
- A:Ⅱ
- B:Ⅲ
- C:Ⅳ
- D:V
答 案:A
解 析:Ⅱ级围岩或土体主要定性特征是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
8、某铁路隧道围岩为软硬岩互层,岩体较完整,纵波波速2.8km/s,有少量地下水作用,确定隧道围岩分级属于()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答 案:D
9、隧道全断面开挖可用于()
- A:Ⅰ~Ⅲ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 B:Ⅰ~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
- C:Ⅲ~Ⅵ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 D:Ⅵ~Ⅴ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答 案:A
10、将岩石浸入水中,若产生轻微的吸水反应,则该岩石属于( )。
- A:较坚硬岩
- B:坚硬岩
- C:较软岩
- D:一般坚硬岩
答 案:A
解 析: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应符合表1-1-4的规定。表1-1-4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11、某隧道洞口段地质为岩石,岩体完整,围岩弹性纵波速度测试为 3.0~3.5km/s,则该围岩级别可判定为( )。
- A:Ⅰ级
- B:Ⅱ级
- C:Ⅲ级
- D:Ⅳ级
答 案:C
解 析:
12、隧道围岩详细定级时,不需对岩体基本指标进行修正的是()
- A:存在高初始应力
- B:围岩土体潮湿
- C:有地下水
- D: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
答 案:B
解 析: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1.有地下水;2.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3.存在高初始应力。
13、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下列对岩质隧道进行围岩分级的确定方法中,( )选项不正确。
- A: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是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
- B:当隧道涌水量较大时,基本分级I~V级者应对应修正为Ⅱ~Ⅵ级
- C:洞身埋藏较浅,当围岩为风化土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基本分级考虑
- D:存在高地应力时,所有围岩分级都要修正为更差的级别
答 案:D
14、按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值可将隧道围岩分为6级()
答 案:A
15、对公路隧道围岩详细定级时,应对岩体基本指标进行修正的情况有( )。
- A:有地下水
- B:存在高初始应力
- C:存在低初始应力
- D:围岩土体潮湿
- E: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
答 案:ABE
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隧道围岩分级。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1)有地下水。(2)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3)存在高初始应力。
16、关于爆破后应达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软弱围岩、中硬岩、硬岩隧道爆破后,炮眼利用率分别为90%、95%、100%
- B:中硬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基本无剥落现象
- C:软弱围岩、中硬岩、硬岩隧道爆破后,距掌子面-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分别小于50mm/s、80mm/s、120mm/s
- D:硬岩隧道爆破后,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若要求渣堆集中,最大抛距20m,采用深眼爆破的隧道,最大抛距30m
答 案:BCD
解 析:爆破后效果应达到下列要求:
(1)软弱围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无大的剥落或坍塌;爆破后围岩的扰动深度小于1m;距掌子面一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小于50mm/s;炮眼利用率达100%;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
(2)中硬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基本无剥落现象;爆破后围岩的扰动深度小于0.8m:距掌子面-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小于80mm/s;炮眼利用率达95%以上;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要求渣堆集中,最大抛距20m。
(3)硬岩隧道爆破后,围岩稳定,无剥落现象;爆破后围岩的扰动深度小于0.5m;距掌子面一倍洞径处的洞内拱顶质点垂直向振动速度应小于120mm/s;炮眼利用率达90%以上;石渣块度满足装渣要求;要求渣堆集中,最大抛距20m,采用深眼爆破的隧道,最大抛距30m
17、隧道围岩为Ⅰ~Ⅲ级的中小跨度隧道,宜采用( )。
- A:全断面
- B:留核心土法
- C:中导洞法
- D:双侧壁导坑法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公路隧道主要开挖方式及适用范围。全断面法适用用于Ⅰ~Ⅲ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Ⅳ级围岩中跨度隧道和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也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18、隧道围岩为Ⅰ~Ⅲ级的中小跨度隧道,宜采用( )。
- A:全断面
- B:留核心土法
- C:台阶法
- D:双侧壁导坑法
答 案:A
解 析:(1) 全断面法适用用于Ⅰ~Ⅲ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 Ⅳ级围岩中跨度隧道和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也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2)台阶法适用于Ⅲ~Ⅴ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Ⅵ级围岩的小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亦可采用台阶法开挖。(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适用于Ⅴ~Ⅵ级围岩或一般土质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 0.5~1.0m,核心土面积不应小于整个断面的 50%。(4)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浅埋大跨度隧道及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而围岩条件很差的情况。
19、隧道围岩为Ⅰ~Ⅲ级的中小跨度隧道,宜采用( )。
- A:全断面法
- B:留核心土法
- C:中导洞法
- D:双侧壁导坑法
答 案:A
解 析:全断面法适用于Ⅰ~Ⅲ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Ⅳ级围岩中跨度隧道和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也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20、下列隧道地段必须进行地表下沉测量的是()
- A:双线隧道、Ⅵ级围岩、埋深30m
- B:双线隧道、Ⅱ级围岩、埋深20m
- C:单线隧道、Ⅵ级围岩、埋深25m
- D:单线隧道、Ⅱ级围岩、埋深15m
答 案:A
解 析:浅埋隧道通常位于软弱破碎岩层,稳定性较差,在V~VI级围岩中,当隧道覆盖层厚度对于单线隧道小于20m、双线隧道小于40m时,施工中往往出现拱部固岩受拉区连通,这种拉裂破坏情况成为洞体稳定的主要威胁。必须进行地表沉降监控测量,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