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要介导血小板粘附的整合素分子是的题目有哪些,“主要介导血小板粘附的整合素分子是”的答案是什么。
1、主要介导血小板粘附的整合素分子是
- A:gpⅡb/Ⅲa
- B:VLA-1
- C:VLA-3
- D:Mac-1
- E:LFA-1
答 案:
2、主要介导血小板粘附的整合素分子是()
- A:GPⅡb/Ⅲa
- B:VLA-1
- C:VLA-3
- D:Mac-1
- E:LFA-1
答 案:
3、vWF的主要作用是
- A: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作用
- B:介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 C:介导血小板的收缩作用
- D:介导血小板的释放作用
- E:下调FⅧ的合成
答 案:
4、关于整合素分子描述错误的是()
- A:每一种细胞整合素分子的表达可作为其细胞分化和生长状态的标记
- B:促进白细胞向炎症部位浸润
- C:每一种配体也可能被几种不同的整合素分子所识别
- D:和两个亚单位组成,分布于白细胞膜表面
- E:一种整合素分子可识别多种不同配体分子
答 案:
5、下列药物通过阻断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整合素受体)而发挥作用的是( )
- A:阿司匹林
- B:氯吡格雷
- C:双嘧达莫
- D:替罗非班
- E:西洛他唑
答 案:
6、Cadherin家族的主要作用是()
- A:介导细胞与ECM的粘附
- B:介导炎症细胞渗出过程
- C:介导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
- D: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
- E: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
答 案:
7、血小板粘附试验是()
- A:反映血小板数量的实验
- B:反映血小板GPⅡb/Ⅲa水平的实验
- C:反映血小板GPⅠb水平的实验
- D:反映血小板CD41
- E:反映GPⅠb-Ⅸ与vWF的结合能力的实验
答 案:
8、白细胞黏附受体组整合素主要分布于
- A:T细胞
- B:B细胞
- C:白细胞
- D:巨核细胞
- E:内皮细胞
答 案:
9、属于整合素受体阻断剂的是()。
- A:氯吡格雷
- B:奥扎格雷钠
- C:替罗非班
- D:前列环素
答 案:
10、属于整合素受体阻断剂的是()
- A:双嘧达莫
- B:替格瑞洛
- C:氯吡格雷
- D:替罗非班
- E:奥扎格雷钠
答 案:
11、属于整合素受体阻断剂的是()
- A:氯吡格雷
- B:奥扎格雷钠
- C:阿司匹林
- D:前列环素
- E:替罗非班
答 案:
12、血小板粘附率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 A:53%~70%
- B:40%~50%
- C:大于70%
- D:小于40%
- E:大于60%
答 案:
13、与血小板粘附功能有关的是( )。
- A:β-血小板球蛋白
- 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 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 D:纤维蛋白原
- E:肌球蛋白
答 案:C
解 析: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GPⅠb/Ⅸ复合物和GPⅠa/Ⅱa复合物。
14、与淋巴细胞归巢有关的是()
- A:L—选择素
- B:P—选择素
- C:E—选择素
- D:β1整合素
- E:β2整合素
答 案:
15、与血小板活化和凝集有关()
- A:L-选择素
- B:P-选择素
- C:E-选择素
- D:β1整合素
- E:β3整合素
答 案:
16、血小板粘附率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对诊断下列哪种疾病是正确的
- A:前者减低,后者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 B:两者均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 C:血小板粘附率增高,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可见于心肌梗死患者
- D:前者增高,后者减低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E:两者均增高见于血管性血友病
答 案:
17、测定下列哪种物质可预测评估患者体内肿瘤细胞转移危险性( )
- A: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B:LI-钙粘素
- C:E-选择素
- D:CD44变异体分子的RNA
- E:整合素
答 案:
18、TSP受体是
- A:ⅤnR、GPⅣ、整合素相关蛋白
- B:GPⅠc/Ⅱa、GPⅡb/Ⅲa
- C:GPⅠa/Ⅱa、GPⅡb/Ⅲa、GPⅣ、GPⅥ
- D:GPⅡb/Ⅲa
- E:ⅤnR
答 案:
19、测定下列哪种物质可预测评估患者体内肿瘤细胞转移危险性
- A:CD44变异体分子的RNA
- B: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C:E-选择素
- D:E-钙粘素
- E:整合素
答 案:
20、血小板粘附率增高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 B:血小板无力症
- C:尿毒症
- D:心肌梗塞
答 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