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小板的最佳保存条件是的题目有哪些,“血小板的最佳保存条件是”的答案是什么。
1、血小板的最佳保存条件是
- A:室温,水平振荡
- B:22℃,水平振荡
- C:室温,静置
- D:22℃,静置
- E:4℃,水平振荡
答 案:
2、血小板保存的最佳温度应为
- A:、2~6℃
- B:、37℃
- C:、28℃
- D:、-20℃
- E:、22±2℃
答 案:
3、单采或浓缩血小板的最佳保存温度是()
- A:-30℃
- B:2~6C
- C:20~24℃
- D:37℃
- E:10℃
答 案:
4、血小板保存的最适pH是
- A:0~6.2
- B:2~6.4
- C:6~6.8
- D:0~7.4
答 案:D
5、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 A:血小板致密颗粒是血小板的消化结构
- B:血小板致密颗粒是维持血小板形态
- C:血小板a颗粒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 D:溶酶体颗粒是血小板的消化结构
答 案:
6、血小板的适宜保存温度为
- A:22℃振荡保存
- B:室温保存
- C:4℃冰箱保存
- D:6-8℃
答 案:
7、机器单采血小板需要保存的应采集的容量及血小板含量为()。
- A:250~300ml含血小板量2.5×1011
- B:125~200ml含血小板量2.5×1011
- C:125~200ml含血小板量2.5×1010
- D:150~300ml含血小板量2.5×1011
- E:150~300ml含血小板量1.5×1011
- F:PaO2>50mmHg或PaCO2<60mmHg
答 案:
8、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最佳指标是()。
- A:输注后th血小板上升数
- B:输注后24小时血小板上升数
- C:CCI
- D:凝血常规
- E:HLA相合位点
答 案:
9、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最佳指标是
- A:输注后1h血小板上升数
- B:输注后24小时血小板上升数
- C:CCI
- D:凝血常规
- E:HLA相合位点
答 案:
10、下列哪项是评估血小板输注效果的最佳方法()。
- A:临床止血效果
- B:60Co标记血小板存活研究
- C:检测输注后血小板平均大小的分布情况
- D:输注后1小时血小板计数
- E:APTT
答 案:
11、血小板保存期内,摇动速度为()。
- A:10~20次/分钟
- B:20~30次/分钟
- C:30~40次/分钟
- D:40~50次/分钟
- E:50~60次/分钟
答 案:
12、保存血小板的恒温室的温度应为()。
- A:37±1℃
- B:28~32℃
- C:2~6℃
- D:22±2℃
- E:8~14℃
答 案:
13、下列哪项与血小板输注效果无关( )。
- A:血小板质量
- B:脾大
- C:过敏反应
- D:发热
- E:血小板保存
答 案:
14、完成血小板黏附功能所需条件是( )。
- A:血小板数量增多
- B:微血管壁的结构正常
- C:GPIb和vWF含量正常以及内皮下层组织成分的存在
- D:血液电解质浓度及pH值均正常
- E:GPⅡb和vWF含量正常以及内皮下层组织成分存在
答 案:C
15、下列哪项不符合血小板聚集作用()
- A: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之间的聚集
- B:血小板聚集形成的是血小板团
- C:血小板聚集除了GPⅡb/Ⅲa参与外,无其他因子参加
- D:GPⅡb/Ⅲa有缺陷时,其聚集作用减弱
- E:血小板聚集往往发生在血小板激活以后
答 案:
16、血小板在4℃保存时,多少天后就明显破坏
- A:1天
- B:2天
- C:3天
- D:4天
- E:5天
答 案:
17、浓缩血小板在20~24℃的温度下,保存期为
- A:35天
- B:24天
- C:21天
- D:7天
- E:24小时
答 案:
18、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数量()
答 案:
19、浓缩血小板运输条件的温度为多少()
- A:2~6℃
- B:20~24℃
- C:8~12℃
- D:12~18℃
- E:6~8℃
答 案:
20、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计数低于()
- A:100×10^9
- B:200×10^9
- C:300×10^9
- D:250×10^9
- E:150×10^9
答 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