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5月23日专为备考2023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医学配方奶粉的适用人群是早产儿和先天代谢缺陷患儿。( )
答 案:对
2、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在佝偻病病程中出现较早,而恢复最晚,故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中价值较大。(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3、锌和蛋白质合成与味觉敏感性有关,对发挥运动能力也十分重要。(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4、营养教育并非仅仅传播营养知识,还应提供促使个体、群体和社会改变膳食行为所必需的营养知识、操作技能和服务能力。( )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的制定依据为( )。
- A: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
- B: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平均需要量(EAR)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
- C: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量
- D: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量
答 案:A
2、维生素D缺乏病主要发生的地区是()。
- A:南方地区
- B:热带地区
- C:北方地区
- D:日光照射充足地区
答 案:C
解 析:维生素D缺乏病主要发生在气温偏低、日光照射不足的地区。
3、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来源的铁较动物来源的铁难吸收
- B:三价铁较二价铁易吸收
- C:维生素C有保护铁的作用
- D:铁是血红素的成分
答 案:B
4、鱼类中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形式是( )。
- A:双糖
- B:单糖
- C:麦芽糖
- D:糖原
答 案:D
多选题
1、称重记账法应注意()。
- A:尽量注意称量各种食物的可食部,如果称到的为市品毛重,则应根据可食部比例折算成可食部数量
- B:在调查期间不要忽略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登记
- C:要特别注意油、盐、酱、醋等调味品的实际称量重量
- D:家庭食物称重法中在外就餐也要计算在餐次总数中
- E:要考虑人日数和总人日数的计算问题
答 案:ABCE
2、下列关于维生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B1主要来源于非精制的粮谷类、坚果、鲜豆、瘦肉和内脏
- B:维生素A对学龄前儿童生长、视觉、免疫力等有重要作用
- C:维生素B1、B2和烟酸3种维生素常协同发挥作用,缺乏症可能混合出现
- D:维生素B1、B2和烟酸在保证儿童体内的能量代谢以促进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 E:维生素C典型缺乏症和亚临床缺乏目前都很少见
答 案:ABCD
3、青少年选择食物的要点包括()。
- A:注意铁、锌的补充
- B: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 C:保证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摄取
- D: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取
- E:每天注意摄入一定量的奶类和豆类,以保证钙的充足
答 案:ABCDE
4、食物的营养价值包括了下列()概念范畴。
- A: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的高低
- B: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
- C:食物中营养素的数量和比例是否合理
- D:食物中营养素是否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 E:食物中营养素的营养特性
答 案:BCD
简答题
1、请简述专项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答 案:(1)相关性。即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有关,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干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2)客观性。即所有的问题都不允许带有调查者的某种主观倾向和暗示,应能够让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3)适宜性。即表格所设计的问题的内容、用语均能为被调查者接受和理解,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来提问,要通俗易懂。
(4)全面性。即表格问题的设计应完全对应于研究框架,各个变量的选择准确且无缺失,所有需要在调查中了解的信息都要在调查表中反映出来。同时,在封闭性问题中给出的答案应包括所有的可能回答。
(5)设计合理性。表格中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时,应注意逻辑关系。询问的问题应从一般到个别、从容易到困难。
(6)可比性。如果想将本调查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较,应该考虑其他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表格中的问题相呼应。
2、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哪些呢?
答 案: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和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前者由基本资料、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情流程表等组成。后者是指运用格式化的健康体检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而进行的周期性健康检查的结果记录。(1)基本资料。基本资料一般包括:①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民族、家庭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身份证号码及家庭住址等。②健康行为资料。包括吸烟、酗酒、滥用药物、饮食习惯、运动、精神状态评价等。③生物学基础资料。指体重、血压、血型等指标。④临床资料。如主诉、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个人史(药物过敏、月经生育史等)、各种检查结果、心理评估等资料。(2)问题目录。所记录的问题指的是过去影响过、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要影响病人健康的异常情况。可以是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诊断,可以是无法解释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以是社会、经济、心理、行为问题(如失业、丧偶等)。问题目录常以表格形式记录,将确认后的问题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一编号记入表中。分主要问题目录和暂时性问题目录,前者多指慢性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后者只列出急性问题。问题目录常置于健康档案之首,以使医生对病人的情况一目了然。
(3)问题描述及问题进展记录。问题描述即将问题表中的每一问题依序号顺序逐一以“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S代表病人的主观资料,如病人的主诉、症状、病史等;O代表客观资料,如实验室检查以及病人的态度、行为等;A代表评估,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愈后等;P代表计划,是针对问题提出的,每一问题都有一相应的计划。包括诊断计划、治疗计划、病人指导等。问题进展记录也采取SOAP方式,对问题目录中不同编号的各种问题,依照进展情况加以记录。若某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诊断名称时,则将该问题更正,并将最新资料添入各问题SOAP内;如在追踪中发现新问题,则在进展记录中添加新的问题及编号。
(4)病情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或其他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检验、用药、行为等的动态观察。
3、请简述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答 案:(1)发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①概念。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②计算公式。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2)患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①概念。患病率(PrevalenceRate):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②计算公式。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