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5月21日专为备考2023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健康信息调查表中的敏感性问题可以直接问。()
答 案:错
解 析:调查表中的敏感性问题不能直接问,而应选择适当方法,便于被调查者接受。
2、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必须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 )
答 案:对
3、预包装食品与保健食品的消费对象不同。(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4、保健食品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及对各种必需营养素的需求,进行食品营养强化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单选题
1、( )是反应机体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
- A:体格大小和生长速度
- B:腰围和臀围
- C:皮褶厚度和胸围
- D:上臂围和体重
答 案:A
2、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而制定。
- A:推荐摄入量(RNI)和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
- B:适宜摄入量(AI)和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
- C: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
- D:平均需要量(EAR)和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
答 案:C
3、某固态食品中,其糖含量满足()g/100g,则可声称该食品“低糖”。
- A:≤10
- B:≤5
- C:≤3
- D:≤1
答 案:B
解 析:低脂肪是指:≤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4、对某走读学校学生进行膳食调查,最适宜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 A:称重法
- B:查账法
- C:24小时回顾法
- D:化学分析法
答 案:C
多选题
1、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B2较多的有()。
- A:蛋类
- B:奶类
- C:肝脏
- D:肉类
- E:蔬菜
答 案:ABCD
2、以下食物中含维生素B2较多的食物有()。
- A:奶酪类
- B:蛋类
- C:鸡肝
- D:野生蔬菜
- E:水果
答 案:ABC
3、锌的良好来源有()。
- A:海产品
- B:花生
- C:红色肉
- D:动物内脏
- E:谷类胚芽
答 案:ABCDE
4、下列关于维生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B1主要来源于非精制的粮谷类、坚果、鲜豆、瘦肉和内脏
- B:维生素A对学龄前儿童生长、视觉、免疫力等有重要作用
- C:维生素B1、B2和烟酸3种维生素常协同发挥作用,缺乏症可能混合出现
- D:维生素B1、B2和烟酸在保证儿童体内的能量代谢以促进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 E:维生素C典型缺乏症和亚临床缺乏目前都很少见
答 案:ABCD
简答题
1、请简述食谱的综合评价内容。
答 案:(1)食谱的能量和营养素计算。如以前学习的食谱能量和营养素计算食谱评价的最基本方法,计算完成后应与参考摄入量或营养目标比较。检查是否达到要求。首先是能量是否达到目标要求。(2)食物种类和比例。另外最常用的评价是食物品种和数量是否足够,食谱中所含五大类食物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食物种类多样化、各类食物的量是否充足?
(3)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是否适宜?动物脂肪是否过量?
(4)蛋白质来源分布或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是否恰当?其他主要微量营养素来源如何?
(5)三餐能量摄入分配是否合理,早餐是否保证了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
(6)烹饪方法是否合适,营养损失和数量损失率较少甚至最少为好。
2、(1)请回答:按标准每日应提供多少能量?
答 案:每日能量需要量的计算①该女性的标准体重(kg)=身高-105=165-105=60kg;
②该女性BMI=体重(kg)÷[身高(m)]2=68÷(1.65)2=25,故该女性属于超重(24~27.9);
③每天应提供能量(kcal)=能量供给标准×标准体重=60×30=1800kcal。
3、请简述学校营养配餐的原则。
答 案:(1)保证营养平衡。①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膳食应满足人体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仅品种要多样,而且数量要充足,膳食既要能满足就餐者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对于生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还要注意易缺营养素如钙、铁、锌等的供给。如仅提供营养午餐,则提供给学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应达到一天推荐摄入量的40%。
②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膳食中能量来源及其在各餐中的分配比例要合理;要保证膳食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适宜的比例;要以植物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各矿物质之间也要配比适当。
③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等食物的平衡搭配。
(2)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的口味。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既使膳食多样化,又能照顾就餐者的膳食习惯。注重烹调方法,做到色香味美、质地宜人、形状优雅。
(3)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情况。主要是熟悉市场可供选择的原料,并了解其营养特点。
(4)兼顾经济条件。既要使食谱符合营养要求,又要使进餐者在经济上有承受能力,才会使食谱有实际意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