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3月29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疾病营养学的研究对象仅仅只是病人。( )
答 案:错
2、调查表中的敏感性问题要直接问。()
答 案:错
解 析:调查表中的敏感性问题要选择适当方法,便于被调查者接受。
3、个人基本信息是指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描述个人身体基本状况的资料。()
答 案:错
解 析:个人基本信息是指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描述个人基本状况的资料。
4、动物性食物也含有膳食纤维。()
答 案:错
单选题
1、在一般的烹调加工中损失最小的维生素是( )。
- A:尼克酸
- B:维生素C
- C:维生素A
- D:维生素E
答 案:A
2、除细菌性食物中毒外,食物中毒还包括有( )。
- A:有毒动植物中毒
- B:化学性食物中毒
- C: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 D:以上都包括
答 案:D
3、菌落总数是()的指标。
- A:食品腐败变质
- B:食品清洁状态
- C:肠道致病菌污染
- D:食品被粪便污染
答 案:B
解 析:菌落总数是食品清沽状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标志,并可用于预测食品的鲜度、耐保藏性和致病性。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的24h回顾法调查不统计调味品的摄入量
- B:膳食史法被广泛用于营养与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C:顾名思义,24h回顾法只需要调查被调查者1天的膳食摄入就可以了
- D:记账法适用于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的膳食调查,不适用于家庭
答 案:B
解 析:传统的24h回顾法调查统计调味品的摄入量;24h回顾法需要调查被调查者连续3天的膳食摄入;记账法适合于家庭调查,也适合于幼儿园、中小学校或部队的调查。
多选题
1、谷类食物主要提供( )。
- A:蛋白质
- B:矿物质
- C:维生素D
- D:B族维生素
- E:维生素C
答 案:AD
2、大众传播是营养教育常利用的工具,其特点有()。
- A: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
- B:传播的信息面对一部分人群
- C:传播对象互相有联系
- D:大众传播是单向的
- E:传播信息扩散迅速
答 案:ADE
3、以下食物中含维生素B2较多的食物有()。
- A:奶酪类
- B:蛋类
- C:鸡肝
- D:野生蔬菜
- E:水果
答 案:ABC
4、营养咨询所包括的内容有( )。
- A:营养状况调查
- B:膳食调查
- C:营养缺乏症调查
- D:实验室检查
- E:营养健康宣教
答 案:ABCDE
简答题
1、(3)请回答:将总交换份分配到三餐中各为多少份?如何分配?
答 案:一日三餐按30%、35%、35%分配能量,早、中、晚各餐应占的交换份数为:早餐21×30%≈6份;午餐21×35%≈8份;
晚餐21×35%≈7份。
其中:早餐谷类3份,豆乳类2份,蔬菜0.5份;油脂0.5份;
午餐谷类4份,瘦肉类2份,蔬菜水果1份,油脂1份;
晚餐谷类3份,乳类1.5份,蔬菜水果2份,油脂0.5份。
2、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哪些呢?
答 案: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和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前者由基本资料、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情流程表等组成。后者是指运用格式化的健康体检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而进行的周期性健康检查的结果记录。(1)基本资料。基本资料一般包括:①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民族、家庭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身份证号码及家庭住址等。②健康行为资料。包括吸烟、酗酒、滥用药物、饮食习惯、运动、精神状态评价等。③生物学基础资料。指体重、血压、血型等指标。④临床资料。如主诉、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个人史(药物过敏、月经生育史等)、各种检查结果、心理评估等资料。(2)问题目录。所记录的问题指的是过去影响过、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要影响病人健康的异常情况。可以是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诊断,可以是无法解释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以是社会、经济、心理、行为问题(如失业、丧偶等)。问题目录常以表格形式记录,将确认后的问题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一编号记入表中。分主要问题目录和暂时性问题目录,前者多指慢性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后者只列出急性问题。问题目录常置于健康档案之首,以使医生对病人的情况一目了然。
(3)问题描述及问题进展记录。问题描述即将问题表中的每一问题依序号顺序逐一以“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S代表病人的主观资料,如病人的主诉、症状、病史等;O代表客观资料,如实验室检查以及病人的态度、行为等;A代表评估,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愈后等;P代表计划,是针对问题提出的,每一问题都有一相应的计划。包括诊断计划、治疗计划、病人指导等。问题进展记录也采取SOAP方式,对问题目录中不同编号的各种问题,依照进展情况加以记录。若某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诊断名称时,则将该问题更正,并将最新资料添入各问题SOAP内;如在追踪中发现新问题,则在进展记录中添加新的问题及编号。
(4)病情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或其他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检验、用药、行为等的动态观察。
3、请简述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答 案:(1)发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①概念。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②计算公式。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2)患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①概念。患病率(PrevalenceRate):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②计算公式。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