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10月5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关于职业化管理,正确的说法是( )。
- A: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主要靠直觉和灵活应变来从事职业活动的管理方式
- B: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以绩效结果为导向而不再强调过程管理的管理方式
- C:职业化管理要求员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
- D:职业化管理十分注重人性化的需要,而不是一味强调僵硬标准的管理
答 案:C
2、“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一箴言所蕴涵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 A:诚信
- B:合作
- C:敬业
- D:公道
答 案:C
解 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一箴言所蕴涵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敬业,强化责任意识,责任重于泰山。
3、大脑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
- A:言语听觉中枢
- B:视觉性言语中枢
- C:言语运动中枢
- D:书写性言语中枢
答 案:C
解 析:略。
4、不论从哪个方面人手归纳和解释资料,都应具备的先决条件是( )。
- A:保证资料可靠
- B:遵守保密原则
- C:注意第一印象
- D:慎选谈话方式
答 案:A
解 析: 此题暂无解析
5、如果SCL-90采用1~5的5级评分,筛选阳性的标准是总分超过()。
- A:70
- B:160
- C:90
- D:18
答 案:B
6、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
- A:人生观
- B:价值观
- C:世界观
- D:信仰
答 案:A
7、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 )。
- A:遵奉者水平
- B:公平水平
- C:整合水平
- D:自主水平
答 案:C
8、在遇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所体验到的动机冲突属于( )。
- A:双趋式冲突
- B:双避式冲突
- C:趋避式冲突
- D:双重趋避式冲突
答 案:A
多选题
1、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影响性技术包括()
- A:解释
- B:情感表达
- C:指导
- D:自我开放
答 案:BCD
5、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
- 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 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
- C:良好的社会规范
- D:社会角色的引导
答 案:AB
解 析: 此题暂无解析
6、对求医行为的正确理解包括( )。
- A:由家属陪同的求助者求治愿望不强烈
- B:有神经症性问题的人常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 C:神经症儿童反复向家长诉说痛苦
- D:有精神病性问题的人很少主动求医
答 案:BCD
解 析:神经症患者内心痛苦,有强烈的求助意愿。对患有神经症的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就医行为可表现为向家长诉说自己的“难受”,对家长要带其去医院看病常表现得十分顺从和合作。精神病性问题的求助者很少自动求助。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内控者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将来可能会有所改善
- B:外控者往往会把责任推卸于外部因素
- C:内控者面对困难情境时,愿意付出更大努力
- D:外控者遇到困难时往往企图寻求救援
答 案:AB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