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7月7日专为备考2023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
- A:百分等级
- B:百分位数
- C:四分位数
- D:十分位数
答 案:B
2、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健康被破坏是因为()。
- A:早年精神创伤
- B:潜能发展受阻
- C:学习的结果
- D:错误的认知
答 案:C
3、HAMA量表的因子数量为()。
- A:2
- B:3
- C:5
- D:7
答 案:A
4、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是( ).
- A:真性幻觉
- B:心因性幻觉
- C:假性幻觉
- D:功能性幻觉
答 案:B
解 析:幻觉是指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可分为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1)功能性幻觉是指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2)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3)心因性幻觉是指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仅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
5、“扭曲的体像”症状可能出现于()。
- A:抑郁神经症
- B:神经性贪食
- C:神经性厌食
- D:疑病神经症
答 案:C
解 析:神经性厌食症是指以故意节食致体重减轻为特征的症状。很多患者存在异常的精神病理性的体像扭曲,即一种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
6、语词杂拌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称为()。
- A:破裂性恩维
- B:恩维散漫
- C:恩维不连贯
- D:思维中断
答 案:C
解 析:语词杂拌是指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不但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而且在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语词杂拌不是在意识清楚情况下出现的,而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则这时候的精神症状就不能称之为破裂性思维,而应该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7、韦氏儿童治力量表的填土测验时间显示是每图( )
- A:50秒
- B:40秒
- C:30秒
- D:20秒
答 案:D
8、幻觉属于()。
- A:记忆障碍
- B:知觉障碍
- C:智能障碍
- D:思维障碍
答 案:B
多选题
1、心理咨询师“你看……这和你无关。”这段话使用的技术是()。
- A:内容反应
- B:解释
- C:内容表达
- D:指导
答 案:BC
2、寻找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
- A:躯体疾病
- B:年龄差异
- C:社会交往
- D:性的差异
答 案:ABD
解 析:在寻求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需要考虑:1)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3)考虑生理年龄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4)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3、对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有价值的方式是( )。
- A:推己及人
- B:慎独
- C:随遇而安,淡泊无为
- D: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答 案:ABD
解 析: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所谓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 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积善成德的意思是,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 种高尚的品德。
4、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
- A: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 B:道德情感
- C:道德需要与道德动机
- D:道德行为
答 案:ABD
5、对该求助者适当的咨询方法包括()。
- A:控制情绪疗法
- B:生物反馈疗法
- C:合理情绪疗法
- D:认知行为疗法
答 案:BCD
解 析:生物反馈疗法适应于各种睡眠障碍,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某些心身疾病,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等。合理情绪疗法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缓解、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三种方法对于强迫症的患者均适用。
6、样本团体的平均能力水平()。
- A:低者,信度值相对较低
- B:低者,信度值相对较高
- C:高者,信度值相对较低
- D:高者,信度值相对较高
答 案:AD
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规定的职业道德规范有( )。
- A:办事公道
- B:团结互助
- C:服务群众
- D:奉献社会
答 案:ACD
解 析: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