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5月19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某分数的百分等级为55”,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55%的人的分数比该分数()。
- A:低
- B:相等
- C:高
- D:全不是
答 案:A
解 析: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因此,55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55%的人比这个分数要低。换句话说,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百分等级较低,个体所持的位置就越低。
2、关于职业道德建设,正确的说法是()。
- A:职业道德建设是制约和控制员工的基本手段
- B:职业道德建设是迅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 C: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有效方式
- D: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答 案:C
解 析: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职业道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产品成本;职业道德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企业著名品牌。
3、关于“注意”,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属性
- B:注意障碍也可见于激情状态
- C:意识障碍总是伴有注意障碍
- D:注意对判断有无行为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答 案:D
4、除那一项外,其它各项均可成为生物性压力源:
- A:歪曲的认知
- B:饥饿
- C:躯体创伤
- D:噪音
答 案:A
5、不论从哪个方面人手归纳和解释资料,都应具备的先决条件是( )。
- A:保证资料可靠
- B:遵守保密原则
- C:注意第一印象
- D:慎选谈话方式
答 案:A
解 析: 此题暂无解析
6、描述声波的物理量不包括( )。
- A:音调
- B:频率
- C:振幅
- D:波形
答 案:A
解 析: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7、心理过程包括
- A:能力、气质和性格
- B:认识、情感和意志
- C:知、情、意和能力
- D:感知觉、记忆和思维
答 案:B
8、下列说法中,符合“公道”本质要求的是()。
- A:见仁见智,不存在普遍认可的公道
- B:执行领导的决定是从业人员坚持公道的根本依据
- C:千人一致、万人一律的一视同仁体现了公正的本质要求
- D:坚持人格上的平等是实践公正职业规范要求的重要原则
答 案:D
解 析:公道的要求表现在四个方面:平等待人、公私分明、坚持原则、追求真理。平等待人在本质上的精神就是认为服务对象和自己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服务对象之间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应该得到一样的对待。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多选题
1、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4、郭念峰认为,心理学确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原则包括( )。
- A:主观和客观统一性
- B:心理活动灵活性
- 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 D:心理活动平衡性
答 案:AC
解 析:郭念锋确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5、关于癔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组以解离症状为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 B: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 C:男性多见
- D:常见于青年期和更年期
答 案:AD
6、通过前面的案例介绍,咨询师对求助者可以了解的一般资料包括( )。
- A:日常活动场所
- B:婚姻状况
- C:社会交往状况
- D:教养方式
答 案:AB
解 析:咨询师了解到求助者与丈夫在城市务工,家庭和睦。由此可知求助者的日常活动场所以及婚姻状况。其社会交往状况以及教养方式并不能从案例材料中得出。
7、人估计时间的依据包括
- A: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 B:各种计时工具
- C: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 D:各种客观规律
答 案:ABC
解 析:人们可以根据计时器(如钟表)、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