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4月27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测量的效度除受随机误差影响外,还受( )的影响。
- A:随机效应
- B:概化理论
- C:系统误差
- D:相关系数
答 案:C
2、下列不属于妄想的特征是()
- A:内容是患者虚构的
- B:内容与事实不符
- C:患者坚信不移、经验与教育无法纠正
- D:具有自我卷人性,以自己为参照系
答 案:A
解 析: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他是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的,并非是患者虚构的。
3、职业道德是( )。
- A:从业人员的特定行为规范
- B:企业上司的指导性要求
- C: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
- D:职业纪律方面的最低要求
答 案:A
解 析: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的特定行为规范。故选A。
4、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 )。
- A:适中
- B:较大
- C:较小
- D:最大
答 案:A
解 析: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态度 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5、你们公司新开了一个分公司,需调配老员工去,出于什么原因你愿意主动去?()
- A:升职
- B: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 C:离自己住的地方比较近
- D:逃离目前让人窒息的工作环境
答 案:D
6、当态度的三种成分不协调时,占主导地位的成分是()。
- A:价值观
- B:认知
- C:行为倾向
- D:情感
答 案:D
解 析:态度的ABC模型: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它们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以下属于心理咨询师工作对象的是()。
- A:患精神分裂症的来访者
- B:确诊强迫神经症的来访者
- C:抑郁发作的来访者
- D:适应障碍的来访者
答 案:D
8、个体的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 )社会化为条件的。
- A:性别
- B:语言
- C:道德
- D:符号
答 案:B
解 析: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面质技术也称()
- A:质疑
- B:对抗
- C:指责
- D:正视现实
答 案:ABD
解 析:心理咨询技能 /影响性技术
面质(confrontation),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心理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常见的矛盾有:1)言行不一致;2)理想与现实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咨访意见不一致
5、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
- A:语义
- B:感觉后像
- C:语音
- D:刺激物的形象
答 案:BD
解 析: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瞬时记忆记住的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因为瞬时记忆的信息首先是以感觉后像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的。一般把视觉瞬时记忆叫图像记忆,把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声像记忆。
6、人在经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后可出现( )。
- A:严重心理问题
- B:灾难症候群
- C:急性应激障碍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BC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如遭遇大地震后),有时近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类情况又被称为“灾难症候群”。灾难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 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表现为“失魂落魄”;恢复期,受害者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表现为“后怕”;康复期,心理重建达到平衡。发生灾难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也会发生急性应激障碍。
7、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依赖的可能原因包括()。
- A:求助者不理解心理咨询的实质
- B:求助者养成依赖的个性特征
- C: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有抵触情绪
- D:求助者不愿承受抉择的痛苦
答 案:ABD
解 析: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求助者自己希望、等待、要求、依靠咨询师替自己解决问题,则可能出现依赖。依赖产生的原因有来自求助者的原因,比如有些求助者可能不理解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咨询师通过促成求助者的心理成长,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有些求助者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依赖的个性;有些求助者的个性懒惰,不肯付出努力;有的求助者虽然愿意解决自身的问题,但不愿意承受抉择的痛苦。这些原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咨询的进行。此外依赖的产生也有来自于咨询师的原因,如有些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存在偏差,认为咨询师应该更积极主动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