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3年10月21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艺术概论》

2023年10月21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艺术概论》

2023/10/2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艺术概论》10月21日专为备考2023年艺术概论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雕塑主要分为圆雕、透雕和()  

  • A:浑雕
  • B:浮雕
  • C:石雕
  • D:玉雕

答 案:B

解 析:按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雕塑一般可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类。圆雕,又称“浑雕”;浮雕,又称“凸雕”;透雕,则介乎圆雕和浮雕之间。

2、舞蹈的主要艺术语言是()

  • A:构图、色彩和画面
  • B:形体、表情和节奏
  • C:和声、旋律和节奏
  • D:画面、场景和蒙太奇

答 案:B

解 析:舞蹈艺术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造型、表情、节奏、空间运动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舞蹈的主要艺术语言是形体、表情和节奏。

3、被称为“路易十五式”的 18 世纪法国艺术的是()  

  • A:拜占庭
  • B:哥特式
  • C:洛可可
  • D:巴洛克

答 案:C

解 析:洛可可艺术是法国 18 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烦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主观题

1、绘画艺术:《洛神赋图》

答 案:《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根据汉魏曹植的《洛神赋》所创作的绘画作品。《洛神赋图》描写了曹植对洛水女神的爱慕,终因人神路隔而无奈分离的故事。画家选择的是曹植与洛神相逢、洛神无奈离去,以及曹植拨开众侍见到洛神的那一瞬间的局部描绘,以情节化表述反映了主人公相遇时欢乐及分离时哀怨的情调。画面中,主要人物曹植较其余人物高大,描绘也较精细;众侍则目光呆滞,成为画面主要人物的陪衬。在洛神无奈离去的一段中,文鱼,玉鸾等神物环绕云车,动态不一,而洛神则寂神幽思,万般无奈。在动与静、闹与宁的对比中,烘托出主人公分外寂寞的心情,以及神人殊隔、不能接近的惆怅。

2、绘画艺术: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答 案:《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达·芬奇在此画中一反文艺复兴早期对这口题材的传统处理方式,取消了犹大独处的位置,把他置身于众门徒之中,而且所有的人物头上都未画光环。达·芬奇根据十二个门徒不同的表情、姿态、手势等,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他们复杂的心理状态,而基督则异常沉静、安详.在构图上,十二门徒被明确地分为四组,对称地分列基督两侧,形成了一个穿插变化又相互统一的整体。画面所有人物的姿态、表情都集中在基督身上,建筑物的透视线也最终以基督为焦点,由此,基督成为统领全局的中心人物达·芬奇将犹大列于众人之中,又利用实际光源将其分开,充分体现了画家用光的技巧与能力。

3、戏曲艺术:《长生殿》  

答 案:清代戏曲家洪异的代表作。全剧分上、下两部,共五十出,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凄美哀婉的爱情悲剧。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后骄奢放纵,排除异已,李隆基则淫逸无度,不理朝政。后来,安禄山谋反,仓促间唐军无力抵抗,李隆基只好携杨玉环奔蜀。行至马鬼驿,六军不发,杀死杨国忠,逼死杨玉环。平乱之后,李隆基返回长安,日夜思念杨玉环,派道士寻觅贵妃鬼魂,最后在嫦娥的帮助下终于在月宫团圆。《长生殿》以抒情的笔调,把动人的故事情节同广泛深刻的社会矛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宏伟的场面和优美的曲调,把古典戏曲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论述题

1、分析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答 案: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历史上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网络传播等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1)现场表演传播方式,是指传播者与受传者面对面进行艺术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沟通直接、手段多样、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2)展览性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的场所陈列艺术作品,供观众直接接受艺术信息的传播方式。(3)大众传播方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大规模艺术信息传播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

2、结合艺术作品,阐述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

答 案: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满足人类审美需求为目的的精神文化活动。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1)艺术活动的形象性。形象塑造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其思维方式以感性为主,重视审美体验而不以理论分析为主。(2)艺术活动的情感性。艺术活动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要素,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3)艺术活动的审美性。艺术活动区别于其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美感呈现特征。艺术的意识形态特性隐含在审美特性之中,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更广阔和深邃的内涵。注:结合案例,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7分。

3、结合案例,阐述艺术作品的3个层次

答 案:(1)艺术语言是创作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作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作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可具体划分为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和视听语言等。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2)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人类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由主体创作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及其他物象,又与富有审美特征的意象、情境和意境密切关联。(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或精神内涵。它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和深刻性。艺术意蕴是衡量艺术作品境界高低的重要尺度。注:结合案例,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7分。

简答题

1、简述艺术批评的基本类型及其含义

答 案:艺术批评有多种类型,主要有以下4种:(1)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社会生活与历史进程,强调以客观的视角评价艺术,关注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历史的真实度及其发展动因,并以此作为评价艺术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2)心理学批评,强调从艺术活动主体的心理及其艺术作品中表现的精神世界切入,展开艺术批评。
(3)文本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其内容与形式的意蕴需要从文本中寻求。
(4)接受批评,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活动,认为受众的接受过程才是艺术研究的中心所在。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