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 → 2023年10月14日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2023年10月14日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2023/10/1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0月14日专为备考2023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电视新闻片解说就是播音员给电视新闻画面配音?( )

答 案:对

2、屏幕形象:播音员主持人通过节目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气质?( )

答 案:错

解 析:屏幕形象是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播音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语言形式。

3、语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

答 案:对

单选题

1、构成电视新闻的三大要素是画面、文字解说和()。

  • A:同期声
  • B:音乐
  • C:音响
  • D:声音元素

答 案:A

解 析:电视新闻的三大要素是画面、同期声、文字解说。相对于电视新闻的整体而言,都是不完整的,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期声和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含义,交代画面无法交代而又必须传达的信息,使同期声、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一体。

2、某电视台某知名主持人代言某饮料品牌。这种做法违反了()。

  • A:《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 B:《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 C:《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9年11月9日修订)
  • D:《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答 案:D

解 析:《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着重强调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自觉追求德艺双馨;不得将自己的名字、声音、形象用于任何带有商业目的的文章、图片及音像制品中。

3、中国向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创办于(),英文缩写译名为CRI。

  • A:1940年12月30日
  • B:1941年12月3日
  • C:1949年10月1日
  • D:1958年5月1日

答 案:B

解 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办于1941年12月3日,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是我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国际传播的广播传媒。其宗旨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其英文译名为ChinaRadioInternational,缩写为CRI。

多选题

1、2009年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第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増加了三个统一的内容,具体表述为()。

  • A: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 B: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 C:把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 D: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答 案:ABD

解 析:2009年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第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增加了三个统一的内容,具体表述包括:①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②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③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2、新闻工作者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具体体现在()。

  • A: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社会
  • B:把宣传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 C:多采写正面报道,少开展舆论监督
  • D:秉持和坚守社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

答 案:ABD

解 析:中国记协2014年8月30日发布了《新闻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倡议书提出,倡议书提出,坚持担道义、守良心、当示范、作榜样,号召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真正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社会。要始终坚持新闻党性原则,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3、中央电视台目前使用以下几种语言对外播出。()

  • A:汉语
  • B:英语
  • C:法语
  • D:阿拉伯语
  • E:西班牙语
  • F:俄语

答 案:ABCDEF

解 析:中央电视台节目信号覆盖全球,频道包括中文国际频道、英语新闻频道、西班牙语国际频道、法语国际频道、阿拉伯语国际频道、俄语国际频道,并在北美、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落地入户。

主观题

1、自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可以在个人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上自由发布新闻信息。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新闻工作者更应注重自身的职业修养,在公共空间发声,不能影响到自己本职工作。作为一个记者,尤其是调查记者,主要的功能不是做意见领袖,不是在微博上发声,而是要做调查、写报道,要帮助公众实现知情权,而不是让自己成为主角。以采集、发布新闻为职业的媒体记者,是自媒体世界中的活跃群体。出于职业习惯,新闻记者在其开设的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大多是发布信息和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从自媒体的自主性来说,新闻记者的自媒体行为应属私人行为;从职业特性和公众的认知来考量,新闻记者的自媒体行为确实又属于职业行为。在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身份公私交织,难分彼此。
这就需要注意,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在拥有了个人的媒体即自媒体的同时,要自律,争取避免4种错误:
(1)言论偏激,损及媒体声誉。
(2)事实不清,损及媒体公信力。
(3)抢先发布信息,损及媒体利益。
(4)擅自爆料,置媒体组织于被动境地。新闻记者的身份于公于私难以分割,因此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务必时时刻刻肩负起身为媒体人的责任,遵守作为新闻工作者自律的六项基本要求,加强职业道德。
综上,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在个人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上自由发布新闻信息是不可取的。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 案: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在当前形势下,为了増强新闻报道活力,广播电视媒体应发挥想象力,广泛集纳,只要做到基本事实正确,可以做适当渲染与发挥,以増强吸引力。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保证新闻的真实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消息来源必须真实可靠。应深入新闻现场采集第一手信息,保证新闻要素准确无误;未经证实的消息,应加以说明;除需要对提供信息者保密外,报道中应指明消息来源。认真核实报道内容,包括基本事实、背景资料、引述转述语言等。对稿件中采用的声音、图像、数据、文件摘录及其他材料,做到真实、准确、科学、统一。
(2)报道中的细节必须真实,不加以拔高、想象和夸张。报道所采用的声音、图像均应来自新闻现场或与报道主题相关的采编活动,而非个人编造或拼接。
(3)在报道、说明、解释和评论事实时,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避免因为报道肤浅、片面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报道一经发布,如果发现错误,应立即公开更正。

论述题

1、论述广播电视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答 案:(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报道的要求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真实;保持冷静清醒的政治头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3)抗震救灾报道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体要求。
①政治上,紧密配合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宣传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方针政策、路线措施。
②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及时地报道地震灾情、抢险工作进展及灾后重建工作。
③组织作风上,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坚持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第一时间将抗震救灾各项信息传达给全国人民,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取得了抗震救灾报道工作的伟大胜利。

2、如何把握新闻工作的时度效?

答 案: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门科学,必须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是党委政府满足公众知情权、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关键,是把脉舆论动态、回应公众关切、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应当遵循的根本要求。为什么要把握新闻舆论的时度效?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新闻舆论规律的精炼概括和高度总结,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
把握新闻舆论的时度效,时是前提,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强调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压制谣言与错误观点传播,赢得话语主动权。度是关键,要根据事件的背景成因、性质特点、影响范围,全面地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节奏、尺度和力度,防止舆论引导冷热失度、褒贬失当、急缓失衡、错位失焦。效是目标,讲求传播策略,注重引导艺术,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把追求效果、凝聚共识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抓住时
把握新闻的时效性,就可以赢得舆论引导的先机。抓住时,就是先人一步,先声夺人,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
①注重时效
时效性是衡量新闻的决定性标志。新闻媒体在新闻发生时,要用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准确的报道,对重大事件迅速发声,对突发事件及时反应,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
②选择时机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既要突出实效,也要选准适当的报道时机。在评估国际舆论态势与国内舆论走向,把握社会预期和社会心态,在事件发展与处置的关键节点上,我们要善于利用机会,顺势而为、借力发力、重锤定音,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③把握时势
报道什么或不报道什么,一定要把握好时势。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单纯是新闻价值来取舍。有些新闻需要抢时间,有些新闻就要暂时放一放,还有一些新闻则是不发为好。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掌握度
我们在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的时候,要掌握分寸力度,让新闻宣传恰如其分。把握好度就是把握好新闻宣传的尺度,报道新闻事实时,不隐瞒、不夸大、不歪曲,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①把握分寸实事求是
权威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平衡,既不能把大事说小,也不能把小事说大。个别不是一般,一般也不是个别;局部不是全局,全局也不是局部。要防止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把个别现象说成普遍问题,把意外孤立事件上升为制度问题,把不该褒奖的渲染拔高,把应该贬抑的炒热放大。
②把握力度轻重适宜
舆论引导要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众生喧哗、杂音,要积极引导人们分清是非、对错、公私、美丑、善恶,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③把握节奏动态调整
舆论引导要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众生喧哗、杂音,要积极引导人们分清是非、对错、公私、美丑、善恶,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3)注重效
注重效就是保证新闻宣传产生好的效果,增强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使群众爱听爱看。
①要学会读心术
舆论引导时,要深入研究不同群体的心理、心态,要学会读心术,既要掌握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也要了解少数人的合理需求,知人知心,分类处理,该鼓劲的鼓劲,该引导的引导,该解惑的解惑,该纠偏的纠偏。
②要注重分众传播
新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不断上升,要精准定位受众,从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偏好媒介习惯入手,进行信息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有效驾驭算法,创新传播策略和路径,提升分众化信息传播、信息抵达与信息接收的效果,能迅速将大众细分为不同小众,解决好对谁说、说什么的问题,以此全面提高舆论引导效果,提高新闻宣传效果。
③要转换话语体系
舆论引导最忌讳讲官话、套话、大话、空话。正面宣传要用心用情做,让群众爱听、爱看,不能搞假大空式的宣传,不能停留在重复喊空洞口号的套话上,不能用一个模式服务不同类型的受众,背景、细节、故事既是公众想听的内容,也是传递主流价值观最好的载体,能引发公众的兴趣和思考,情感、情怀,既能与公众产生共鸣,也能与公众达成共识。
时度效是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关键所在,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要求我们把握新闻舆论规律,在新闻报道中贯穿时度效的原则。一方面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全面地观察总体舆情,善于动态地分析舆论现象,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适当调整舆论引导策略,善于系统地发现舆论,掌握背后的矛盾因素,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系统性。另一方面,要善于在纷繁复杂、各种因素交织的舆论漩涡中,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把握本质主流或趋势,盯准舆情重点,策划引导议题,整合舆论资源,统筹传播渠道,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做到有序、有力、有效引导好舆论。

3、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三项基本原则。

答 案: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应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1)重视建设性监督。舆论监督要善于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舆论监督的力度与社会、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舆论监督效果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2)注意监督的科学性。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寸。舆论监督要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本质有正确的判断,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全面认识,使舆论监督达到正确的平衡。
(3)遵纪守法。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宣传纪律,按照相关法律、政策和规定办事。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