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教育理论》10月12日专为备考2023年教育理论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
答 案:错
解 析:错误。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
2、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答 案:错
解 析: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单选题
1、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 A:110
- B:115
- C:120
- D:125
答 案:D
解 析: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
2、神经系统产生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A:反映
- B:反馈
- C:反射
- D:反应
答 案:C
解 析: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为第一信号系统;而由抽象概念和符号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人的两个信号系统总是协同活动的。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通过这两个信号系统密切联系的协同活动,才得以实现人的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说神经系统产生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主观题
1、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
答 案:错误。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而不是班主任所倡导的言论。
2、课外校外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答 案:正确。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课外教育。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如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站等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校外教育。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填空题
1、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两条途径来实现。
答 案:在职培训
2、技能的形成是有分解模仿、()、和协调熟练三个阶段组成。
答 案:整体掌握
论述题
1、试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的运用。
答 案:(1)心理学家韦纳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等;这些因素又可以归为三个维度:内外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感;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稳定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会产生绝望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在可控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地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2)根据该理论,良好的归因模式可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和积极归因;另一方面可以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为努力程度。
2、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答 案:(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的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