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监测员》9月12日专为备考2023年碳排放监测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低碳经济发展必须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 案:对
2、熊猫标准是强制减排标准。
答 案:错
3、推行低碳技术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
答 案:错
解 析:在我国,推行低碳技术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4、碳排放是关于有害气体排放的总称。
答 案:错
单选题
1、“()”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白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
- A:晨练
- B:低碳
- C:读书
- D:理财
答 案:B
2、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 A:巴西
- B:南非
- C:韩国
- D:日本
答 案:A
3、人们在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时,实际上更侧重于因()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及其引发的全球暖化
- A:市场活动
- B:自然因素
- C:人类活动
- D:生产活动
答 案:C
4、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洗衣粉。
- A:普通
- B:无磷
- C:廉价
答 案:B
多选题
1、针对城市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应承担温室气体排放重要责任的原因有
- A: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
- B: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的迫切要求
- C: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 D: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答 案:ABCD
2、碳金融指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主要包括
- A:对低碳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资和融资
- B: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产生和交易
- C:对不承担约束减排义务国家减排行动的资金补偿
- D:对气候变化受害方的资金补偿
答 案:ABCD
3、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有
- A: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 B: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C: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D:阻止中小企业的过多开展
答 案:ABC
4、低碳经济的要素中属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是
- A:产业结构
- B:人均收入
- C:城镇化水平
- D:技术发展水平
答 案:ABC
主观题
1、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 案:一、农业生产方式不尽合理;
二、农业生产废气大量排放科学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与经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其中农业生产的废气又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
三、过量使用农用化学物质;
四、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不合理,低碳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2、“碳足迹”是指:一个人、一个产品或装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释放的()总量。
答 案:温室气体
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分析?
答 案:(1)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也远未实现,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人没有用上电,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今后几十年能源消费必然继续增长。2l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此外,体制上单纯追求GDP的考核体系也导致了第二产业中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严峻考验。
(2)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未来我国实践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时,却可能被这些投资“锁定”。因此,我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3)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目前现有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低碳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我国低碳技术转让中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为达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我国总共所要投入的资金至少在1.6万亿以上,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一个沉重负担。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