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8月29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甲是某小学的班主任,利用单独给学生辅导功课的便利,多次猥亵女学生,被法院判处刑罚,同时被禁止在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从事教师职业。
答 案:对
解 析:《刑法》第37条之一【职业禁止】规定,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3—5年。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31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张某杀人后,长期流窜潜逃。某日,县局刑警大队获悉,张某藏匿在该县园林场一平房内,立即组织警力火速赶到现场进行围捕。张某发现后,持炸药包和上膛的大口径猎枪拒捕。刑警陈某见状,未警告即开枪将张击毙。陈某的行为是合法的。()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张某携带枪支弹药拒捕,危险性极大,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可以直接对其使用武器,本题说法正确。
3、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5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据此,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法律规定的是“不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4、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 案:对
5、李某系某看守所民警,因对在押人员刘某怀有成见,令与刘某同监室的王某将刘某打伤。因此对民警李某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实施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措施的规定》第6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可以对其采取禁闭的措施:(一)违抗命令,不服从指挥,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二)涉嫌泄露公安工作秘密或者为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三)威胁、恐吓、蓄意报复他人的;(四)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的;(五)酗酒滋事,扰乱工作秩序和公共秩序的;(六)其他有必要采取禁闭措施的。”题干中李某系某看守所民警,因对在押人员刘某怀有成见,令与刘某同监室的王将刘某打伤。但缺乏“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等情况,因此不能对民警李某采取禁闭措施,本题错误。本题考点属于《人民警察法》的范畴,在辅警考试中,人民警察法的考查不仅指《人民警察法》,还包括相关的法规、规章。这类题型虽然在考试中所占权重不大,但是题目却非常简单,考生只要复习过,依靠法律常识基本能准确作答。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 案:对
7、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答 案:对
8、刘某因扰乱足球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并被公安机关责令12个月内不得进人体育场馆观看足球比赛。刘某违反规定进入足球场观看比赛,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行政拘留。()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据此,刘某违反规定进入足球场观看比赛,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强行带离现场。故本题说法错误。
单选题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 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 C: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 D: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
答 案:B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B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而不是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的范围。所以该题选B。
2、民族自治地方依照第21条第1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
- A:统一对待
- B:降分录取
- C:适当照顾
- D:优先录取
答 案:C
3、甲捡到一只母山羊饲养起来,并在良种站花钱为母山羊配种,此后母山羊生了两只小山羊,后来失主乙找甲要山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失主无权要回山羊
- B:大小山羊全归还失主,失主付给甲伺养费和配种费
- C:母山羊归还失主,小山羊归甲
- D:大小山羊归失主,失主付给甲配种费,但不付饲养费
答 案:B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1)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2)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甲拾得山羊,应将山羊归还给失主,山羊生的两只小山羊属于天然孳息,归原物的所有权人取得。
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
- A:不负刑事责任
-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 案:D
解 析:《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据此,选项D应选。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 B:犯罪的行为在我国领域内而结果在我国领域外
- C:犯罪的行为在我国领域外而结果在我国领域内
- D: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答 案:D
解 析:根据属地管辖原则,犯罪行为或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国领域内犯罪。中国领域内,包括领陆,领海,领空,以及中国的船舶,航空器。
6、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费。
- A:适当缴纳
- B:不缴纳
- C:按比例缴纳
- D:按实际成本缴纳
答 案:B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60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据此,B项正确。在本考点中,考生容易答错的还有强制执行的费用,很容易想当然认为“谁申请执行谁付钱”。
7、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负责制。
- A:主席
- B:委员会
- C:集体
- D:个人
答 案:A
8、民警蔡某在追捕一名持枪驾车逃离的杀人犯时,遇到了市民金某开车路过。关于本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蔡某可以优先使用金某的汽车
- B:蔡某使用后应当及时向金某归还汽车
- C:蔡某所在的公安机关应当向金某支付适当的费用
- D:如果使用车辆造成了损失,应由蔡某所在的公安机关予以补偿
答 案: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3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本案中,蔡某在追捕一名持枪驾车逃离的杀人犯,属于履行职务的紧急需要,因此可以享有优先权,优先使用金某的汽车,A项正确。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B项和C项正确;对于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而非补偿,D项错误。
多选题
1、关于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说法,错误的有()。
- A:行政复议期间行政行为停止执行
- B: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的可以停止执行
- C: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的可以停止执行
- D:法律没有规定停止执行的不停止执行
- E:以上选项都对
答 案:ABD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故只有C项正确,其他选项都错。
2、甲、乙二人酒后在二环路上飙车,甲证章超车,致使一辆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撞向护栏,司机受重伤.甲、乙停车报警,经酒精测试,乙达到醉酒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交通笨事罪
- B: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 C:甲构成危险驾驶罪
- D:乙构成危险驾驶罪
答 案:AD
3、对受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 A:可以降低警衔
- B:可以取消警衔
- C:必要时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的措施
- D:必要时对其采取禁闭的措施
答 案:ABC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48条规定:“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据此,A项、B项、C项、D项均正确。
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公安机关经调査认定逹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文案
- B:治安案件调査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处理
- C:公安机关经调査认定述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 D:公安机关发现述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应当直接移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答 案:AD
5、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受理.进行登记
- B:受理的案件属于公安机关职贲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办案民警在受理后的24小时内直接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即可
- C:受理的案件属于公安机关职責范围.但不属于木单位管辖的,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一律先行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
- D: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告知当事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答 案:AD
6、 民警驾车追捕逃犯过程中,因车辆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这时一辆出租车路过,民警将其拦下,要求使用该车追逃犯,司机以要做生意为由拒绝,民警强行将车开走,追缉途中致车辆损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民警因追捕逃犯的需要,优先使用该出租车的行为是合法的
- B:民警因追捕逃犯的需要,可以优先使用该出租车,但是应先征得司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违法
- C:民警使用该出租车过程中造成车辆受损,该损失应当由民警赔偿
- D:民警使用该出租车过程中造成车辆受损,该损失应当由所属公安机关赔偿
- E:车辆损失先由民警所属公安机关赔偿,该公安机关在赔付后再向民警追偿
答 案:A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3条第2款规定〆‘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由此可见,警察在履行职责时,不须征得车主同意即可使用出租车,故A项正确,B项错误。损失是因人民警察执行公务造成,应由公安机关承担赔偿责任,不能向警察追偿,故D项正确,C项与E项错误。
7、 国家赔偿和民事赔偿的区别表现在( )。
- A:赔偿主体不同
- B:赔偿的程序不同
- C:发生的基础不同
- D:归责原则不同
答 案:ABCD
解 析:国家赔偿的主体是国家机关,民事赔偿的主体是民事主体,A项正确。国家赔偿有行政赔偿程序和刑事赔偿程序两种。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有关机关申请赔偿,行政赔偿可以由受害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民事赔偿适用民事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故B项正确。国家赔偿发生在国家权力的动作过程中,由国家侵权行为引起;而民事赔偿则由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发生在民事活动中,与公共权力的动作无关。故C项正确。2012年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实行的是以违法归责为主,以结果归责原则为补充的多元化归责原则,但国家赔偿一定要遵循法定赔偿原则。民事赔楼主要采用归责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归责原则又分为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两种。故D项正确。
8、人民警察遇有()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
- A:怀孕妇女使用匕首进行抢劫
- B:抢夺财物后逃人商场
- C:犯罪分子带着抢来的枪支夺路逃走
- D:6名犯罪分子对金店进行了抢劫
答 案:AB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根据第1项,对使用匕首实施暴力犯罪的怀孕妇女不得使用武器,A项当选。根据第2项,商场为群众聚集的场所,不得使用武器,B项当选。C项犯罪分子带着枪支夺路逃走,属于第9条第14项的“携带枪支逃跑”;D项6名犯罪分子对金店进行了抢劫,属于第9条第8项的“结伙抢劫”;这两种情形都具有现实危险性,属于可以使用武器的紧急情形,因而可以使用武器。
主观题
1、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2、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
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
3、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
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4、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答 案:1年
5、简述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出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有逮捕必要。
6、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答 案:以人为本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