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8月20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当场处罚时,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 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
答 案:对
2、广某死后,其儿为其请“大仙”在家中做法事,烧纸钱,公安机关对广某之子的行为,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从事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的规定,予以治安罚款。
答 案:错
3、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建设搞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4、坚持依法治国,需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反对以德治国,以法治代替德治。
答 案:错
解 析: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治国理政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
“以德治国”作为与“依法治国”并行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治理功效。“以德治国”中的“德”,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道德,可以弥补“依法治国”中“法”的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不足。同时,“以德治国”能够吸纳科学、先进的治理理念、手段和方式,形成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的治理体系。
5、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造成不应有的财产损失的,对受到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4条规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员警察所属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因此,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造成不应有的财产损失的,对受到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本题说法错误。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理解法律原理,公职人员执行职务产生损害或损失,赔偿义务主体是其所在的机关,而非个人。对于个人有过错的,赔偿义务机关可以事后追偿。
6、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答 案:对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7、在申请刑事赔偿时,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或者赔偿请求人收到赔偿决定书后不服的,必须要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的,才能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答 案:错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4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第25条第2款规定:“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由法条可知,对复议结果不服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作出赔偿决定,本题表述漏了一种条件。故本题说法错误。
8、人民警察的个人行为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人或组织的干预。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5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故人民警察只有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时候才受法律保护,如果其进行违法行为,不仅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本题说法错误。
单选题
1、 《国家赔偿法》规定的( ),应当依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 A:个人
- B:组织
- C:赔偿义务机关
- D:法人
答 案:C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据此,本题选C。
2、人身权是指权利与主体自身密不可分,没有财产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下列属于身份权的是()
- A:生命健康权
- B:监护权
- C:名誉权
- D:肖像权
答 案:B
解 析:根据人身权产生和存在的依据不同,可以将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类。其中人格权包括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贞操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亲属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3、 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期间发生的保管费用由( )承担。
- A:第三人
- B:当事人
- C:行政机关
- D:本级人民政府
答 案:C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26条规定:“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行政机关先行赔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据此,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C项正确。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 A:宪法
- B:刑法
- C:民法
- D:立法法
答 案:A
解 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任何法律都不允许与宪法相抵触。
5、《治安管理处罚法》以()的形式公布。
- A:国家主席令
- B:全国人大决议
- C:国务院总理令
答 案:A
6、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外,()。
- A:还应当依法予以强制戒毒
- B:还可以予以强制戒毒
- C:还应当依法予以收容教育
- D:还可以依法予以收容教育
答 案:A
7、 关于行政许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属于行政许可
- B: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外部管理行为
- C:相对人的权利形成于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之前
- D:行政机关一般没有裁量权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概念和特征。《行政许可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由此可知,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B项正确。行政许可是授益性行政行为,相对人的权利形成于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之后,C项错误。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法律事实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书面宣告的行为,主要包括确定、认定、证明、登记、鉴证等行为。由此可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属于行政确认,A项错误。第53条第1款规定:“实施本法第十二条第二项所列事项的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决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因此,特许事项有数量限制。例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许可、无线电频率配置、海滩使用权出让许可、出租车经营许可等,必须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许可,行政许可机关有自由裁量权,D项错误。本题正确为B项。
8、犯罪嫌疑人被()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 A:监视居住
- B:拘留
- C:逮捕
- D:拘传
答 案:C
多选题
1、甲因涉嫌盗窃罪被逮捕,经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公安机关同意对甲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办理变更手续?()
- A:报请原批准机关审批
- B:自主决定并通知原批准机关
- C:开具制式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通知原批准机关
- D:开具《释放通知书》,并交原批准机关备案
答 案:BCD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时,应当对()予以收缴。
- A:偶尔用于接送赌博行为人的汽车
- B:赌博簌取的款物
- C:赌具
- D:用作賭注的款物
答 案:BCD
3、 某房地产公司不服市人民政府作出的确认某一土地使用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省人民政府作出维持原具体行为的决定。该房地产公司仍不服,并且拒绝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房地产公司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 B:应由省人民政府依法强制执行
- C:应由市人民政府依法强制执行
- D:应由省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E:应由市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答 案:CE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1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据此,如果申请人选择了走行政复议途径,就不能再进行行政诉讼,为了节约司法资源,两种救济途径只能择一,A项错误。第33条规定:“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据此,本案中,行政复议机关省人民政府作出了维持决定,应当由市人民政府依法强制执行或者市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C项和E项正确;B项和D项错误。
4、下列有关监护人的职责中正确的说法有()。
- A: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 B:管理被监护人
- C:教育被监护人
- D: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答 案:ABCD
5、对下列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办案人民警察应当要求被处罚人签名确认的是()。
- A:对述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处50元以下罚款和对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处罚款,被处罚人没有异议的
- B:对述反治安管理、交通管理以外的迎法行为人当场处20元以下罚款的
- C: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以及旅客列车上,被处罚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被处罚人提出的
- D: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答 案:AC
6、视频信息应当存储在专用光盘中,并建档保管。保管的光盘应明确标注所存资料的()及保管人。
- A:采集时间
- B:采集人
- C:保管起止时间
- D:保管内容
答 案:ABC
7、公安工作如何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A:要全面发挥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管理社会秩序、服务改革发展、维护公平正义的各项职能,促进社会和谐
- B: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做好矛盾纠纷的擇査调处,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影响社会稳定
- C:要着眼于化解社会矛盾,緩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运用调解手段解决纷争
- D:要坚持寛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执行从轻、减轻、缓刑、监外执行等规定
- E: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打击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各种建法犯罪,依法办理涉农案件,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答 案:ABCDE
8、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
- A:未悬挂机动车号牌
- B: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
- C: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 D: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未选择!
答 案:ACD
主观题
1、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情形有哪些?
答 案: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3、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醒酒
答 案:采取保护性措施
4、简述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出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有逮捕必要。
5、领导安排你和同事一起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你有一个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后果是同事的工作量会增加,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表态:我处理这件事的原则是工作第一,以人民和集体事业为重,同时尽量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2)既然自己的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就要积极争取实施。首先我会和同事真诚的沟通,并详细的说明,在工作中增加的工作量,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同事共同完成,尽量减轻他的工作负担,取得同事谅解。如果实在负担太重,我会和同事一起汇报领导,看能否增派人手。
(3)和同事达成一致后,一起向领导书面汇报,得到领导批准,并实施。工作完成后认真总结并汇报领导。
6、你和小刘提交了一个项目的方案,领导采用了你的方案,并要你负责,要小刘配合,可是小刘有情绪,你怎么办?
答 案:(1)首先非常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认可和信任,我一定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2)对于小刘的不满情绪,我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我会找个适当的机会,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小刘沟通,诚心诚意地向小刘说明,方案的执行,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我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真心渴望获得小刘的支持和帮助。
(3)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我会把小刘感兴趣的一块工作,交给小刘去完成,更好地发挥小刘的优势和调动小刘的工作积极性。
(4)当工作遇到困难时,我会主动承担困难的大部分,并虚心接受小刘的建议,齐心协力共同战胜困难。
(5)当工作顺利完成的时候,我会把小刘的突出表现如实地向领导汇报,决不贪功,更不邀功。
(6)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团结同事,努力创建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