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08月19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3年08月19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3/08/19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8月19日专为备考2023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

  • A:对
  • B:错

答 案:对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其基本任务是:一方面要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采取各种措施,严密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要从解决根本问题入手,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调解、疏导民间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加强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改造工作,妥善安置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所以该题判断正确。

2、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不一样。()

答 案:错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党章的相关知识。预备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规定,预备党员的义务与正式党员一样,其权利除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3、从严治党、惩治腐败是最大的社会治理,是理顺民心、实现党长期执政、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举。()

答 案:对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党的建设的相关知识。党风决定政风、社风、民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这是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与组织保障。实践表明,从严治党、惩治腐败是最大的社会治理,是理顺民心、实现党长期执政、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举。

4、西安事变是国共合作的重要转折点。()

答 案:对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5、“连中三元”的“三元”是指秀才,举人,进士。()

答 案:错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文化常识。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其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6、我国民间贴在门上的两位门神是唐朝的李靖和程咬金。()

答 案:错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文化常识的相关知识。贴在门上的门神是两名不同的唐朝武将,起到防止鬼物进门的,纳吉气的作用。两人分别是唐朝的大将,秦琼与尉迟恭。

单选题

1、下列言论中涉及到的人才选拔制度,按出现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学通行修,经中博士②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③九品访人,唯问中正④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 A:②①③④
  • B:③②④①
  • C:②④①③
  • D:①③②④

答 案:A

解 析:A,①“学通行修,经中博士”反映的是察举制。察举制是西汉时期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②“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反映的是军功爵制。军功爵制出现于先秦时期,秦是推行军功爵制最彻底的国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③“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的制度。 ④“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按出现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④

2、受访居民中,2019年春节期间消费支出多于上年的人数与少于上年的人数相差()。

  • A:274人
  • B:292人
  • C:594人
  • D:886人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部分量。定位文字材料“2019年2月中下旬,某市统计局随机抽取2000名在该市居住半年以上的18—65周岁居民,就其2019年春节期间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上年春节相比,28.3%的受访居民消费支出有所增加,58%的受访居民消费支出基本持平”。根据消费支出减少占比=1-消费支出增加占比-消费支出持平占比,可得消费支出减少占比为1-28.3%-58%=13.7%,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整体量一致,两个部分量的差可用整体量×部分量比重差,代入数据可得2000×(28.3%-13.7%)=2000×14.6%=292(人)。因此,选择B选项。

3、某工厂有甲,乙,丙3条生产线,每小时均生产整数件产品。其中甲生产线的效率是乙生产线的3倍,且每小时比丙生产线多生产9件产品。已知3条生产线每小时生产的产品之和不到100件且为质数,则乙生产线每小时最多可能生产多少件产品。()

  • A:14
  • B:12
  • C:11
  • D:8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方程与不等式中的基础方程问题。设乙生产线的效率为x,则甲生产线的效率为3x,丙生产线的效率为3x-9。3条生产线每小时生产的产品之和为3x+x+3x-9=7x-9。题目问法是“可能是”,则结合选项代入验证。由于问的是乙生产线每小时最多生产数,则从最大的选项开始代入。代入A选项,若x=14,那么3条生产线每小时生产的产品之和为7×14-9=89,小于100且为质数,满足题意。因此,选择A选项。

4、下列成语故事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固若金汤
  • B:初出茅庐
  • C:殃及池鱼
  • D:高阳酒徒

答 案:B

解 析:A项“固若金汤”出自《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B项“初出茅庐”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C项“殃及池鱼”出自《吕氏春秋·必己》。D项“高阳酒徒”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
  • B:
  • C:
  • D:

答 案:C

解 析:我们首先数出格子中三角形的个数,可以看出,中间格子的三角形数量为9,处于对角线位置的两个格子中三角形数量之和也都是9,那么可以推出“?”处应该有5个三角形。故选择C项。

6、元朝人画山水的基本态度发生了改变,不像宋朝人那么追求真山真水,却注意自己的“有笔有墨”,大家所称的“宋人丘壑”和“元人笔墨”正是指此。换言之,宋朝人爱大自然胜过笔墨,而元朝人爱自己的笔墨胜过大自然,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由此反映出宋元艺术家或刚或柔的不同情怀
  • B:由此可见元代画家造诣成就之非凡
  • C:这种求变的主张遂弥漫于整个元代画坛
  • D:这就是元朝画家重笔墨趣味的原因所在

答 案:D

解 析:语句填充题。横线位于文段尾句,且由表总结性的词语“换言之”可知,待填句起总结作用。文段首先谈论的是宋和明笔墨与自然的对比,最后通过总结强调他们各自的关注点不同。通过转折关联词“而”可知,所填句子的话题应和“而”之后的话题一致,即应和“元朝人爱笔墨”有关,所以待填句要对元朝画家画法进行总结。结合选项,D项提到“元朝画家重笔墨”符合条件,当选。A项话题是关于“宋元艺术家”,而横线处的话题应该仅和“元朝人”或“元朝画家”有关,话题不一致,排除;B项“造诣成就非凡”和C项关于“求变的主张”,均在文段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项

多选题

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

  • A:时间的绝对性
  • B:时间的一维性
  • C:时间的不可逆性
  • D:时间的间断性

答 案:BC

解 析: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有从过去到现在向将来一个方向,它的流逝总是去而不返,不可逆转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充分说明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故而要珍惜时间。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C。

写作题

1、XX县对绕城公路(辛庄路至大王村段)进行修路施工。施工是封闭施工,施工时间是2018年11月8号至2018年12月28日。各类通行车辆可绕行辛庄街左拐光明路、昭明路。施工期间有交通管制,绕行路口有警示、提示标志。请你以XX县交通警察大队写一篇公文,提示广大车辆行驶者。需求:
1.字数200字以内;
2.文本正确;
3.格式完整、条理清晰、言语谨慎。

答 案:略

2、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说过:“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几千年来,人们生活在养育自己的国土上,在可见的未来,人们依然要在养育自己的国家中奋斗。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不仅如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高度一致。想要建成美好的家园,你必须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想要过安定有序的生活,你必须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想要过有尊严非奴役的生活,你就必须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完整。因此,热爱我们的国家,其实就是热爱我们的家园,本质上就是热爱我们自己。这既是国民感情上的自然表现,更是国民必须承担的责任。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
在中国,爱国对于中华民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爱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美德,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凝聚人民思想感情的柱石。屈原虽遭流放,仍眷恋楚国,心系怀王,冀幸君之一悟;苏武牧羊,数十年手持汉朝符节,心志不变;岳飞抗金,历尽艰辛而矢志不渝,各地民众同声相应;土尔扈特部为维护民族独立,冲破沙俄重重截击,胜利返回祖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流血牺牲,为了民族独立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爱国华价与国内民众众志成城,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爱国,始终是炎黄子孙心系祖国的纽带与基石。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人民报效祖国的旗帜。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说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是每一个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内心依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爱国,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就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自信地挺起了脊梁。
围绕“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800字。

答 案:略

3、2018年5月中旬,有一段在网络上非常火爆的记录了上海警察执法过程的视频里,警方在向执法对象执法的过程中遇到了执法对象的抵抗和阻碍。随后警情升级,警方按执法程序使用了警械并带走执法对象,执法对象同行人大喊“警察打人了!”围观的群众也用手机拍摄记录了执法过程。在带走执法对象的同时,警察也对拍摄者说:“你要传执法视频可以,你要整段传,不要断章取义,掐头去尾,出了事情你要自己负责”展示了执法者的自信,网友和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赞扬警察,央视也高度赞扬了“上海警察镜头下执法”,公安部也多次要求广大警察习惯在“镜头下执法”。思考材料,撰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观点正确、结构完整、语言通俗,字数在800字左右。

答 案:根据要求写作,言之有理即可。

论述题

1、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答 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