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核查员》8月7日专为备考2023年碳排放核查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如果组织包含多个场所, 应首先识别和分析各场所的差异, 仅当各场所的业务活动、 设施、 设备以及温室气体源的类型均相似时, 才对场所进行抽样; 被抽样的每个现场均应考虑制定单独的抽样计划。
答 案:对
2、林业碳汇属于碳排放权交易的补充机制。
答 案:错
3、建立抽样计划是一个一次性制定的过程
答 案:错
解 析:建立抽样计划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在核查中, 当发现温室气体信息和数据有实质性偏差和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时, 应对所选择的抽样方法和信息样本做出相应的更改。
4、企业产生的温室气体, 但经封存和转移作为纯物质、 产品的碳排放属于特殊排放。
答 案:对
单选题
1、量化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的过程叫做()。
- A:碳氧化
- B:碳排放
- C:活动水平
- D:碳量化
答 案:C
2、以下哪种类别排放系数的不确定性最高? ( )
- A: 量测/质能平衡系数
- B:区域排放系数
- C:国家排放系数
- D:国际排放系数
答 案:D
3、温室气体的量化以及报告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 A:相关性﹑完整性﹑客观性﹑准确性﹑可公开性
- B: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透明性
- C:公正性﹑客观性﹑自愿性﹑完整性﹑透明性
- D:公正性﹑客观性﹑完整性﹑准确性﹑可公开性
答 案:B
4、“十一五” 规划纲要把节能和减排作为约束性目 标。 国家提出并实施( ), 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 监测体系、 考核体系和目 标责任制, 颁布了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 A:节能减排计划工作方案
- B:保护环境综合性工作方案
- C: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答 案:C
多选题
1、核算边界包括()。
- 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
- 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
- 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
- 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
答 案:ABCD
2、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
- 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
- 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
- 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答 案:AD
3、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
- A:ISO14064-1
- B:ISO14064-2
- C:ISO14064-3
- 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
答 案:AD
4、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
- A:相关性
- B:完整性
- C:—致性
- D:准确性
- E:透明性
答 案:ABCDE
主观题
1、企业排放量贡献小于1%的排放源是否可忽略?
答 案:第一,指南在“排放源和气体种类识别”中明确提到的排放源,无论是否大于1%都必须核算。第二,指南没有明确提到的排放源如果占企业排放总量的比重大于1%,应参考该排放源相关的行业指南进行核算。确实小于1%的,不作强行要求,如果企业已经有相应的监测数据支撑并可计算出排放量,鼓励企业进行核算和报告;如果补充数据监测的成本较高、不确定性较大,则可暂不报告。
2、指南中提出的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采用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中的推荐值,能否使用最新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推荐值?
答 案:国家信息通报等报告制定中仍采用第二次评估报告中的值,为统一各层级的核算,企业核算时同样采用第二次评估报告中的值。
3、请说明第一阶段现场核查计划与第二阶段现场核查计划内容。
答 案:第一阶段现场核查计划内容宜重点考虑下列方面:a)组织边界,包括地理、多场所信息、设施和排放源;
b)运行边界;
c)温室气体信息管理体系;
d)文件审核的发现;
e)抽样计划中的待核查点;
f)温室气体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得性等。
第二阶段现场核查计划内容宜重点考虑下列方面:
a)重新检查和跟踪第一阶段现场核查发现的问题;
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过程,包括选择量化方法学、收集活动数据、确定排放因子以及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等;
c)基准年的重新计算及行动方案的实施,如适用;
d)现场重要排放源的核查;
e)温室气体数据和信息;
f)温室气体信息管理体系;
g)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与报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