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监测员》7月26日专为备考2023年碳排放监测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
答 案:对
2、发展低碳经济在本质上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致的。
答 案:对
3、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答 案:对
4、温室气体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能源消耗的结果。
答 案:对
单选题
1、尽量去当地农民自C经营的市场买菜能减少种植和运送时所需能量的()。
- A:二分之一
- B:三分之一
- C:五分之一
- D:五分之二
答 案:B
2、所谓“零碳城市”就是()等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环保型城市,也称为生态城市。
- A:CO2
- B:CO
- C:CH4
- D:VOCS
答 案:A
3、主导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建立温室气体总量贸易体系。
- A:奥巴马的新能源计划
- B:欧盟的能源气候政策
- C:日本的能源气候政策
- D:印度的能源气候政策
答 案:A
4、科学研究表明,室外锻炼最佳吋间是什么时候?()
- A:下午或傍晚
- B:早晨、傍晚
- C:早晨、晚上
答 案:A
多选题
1、日本开发核能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 A:核燃料的供应问题
- B:核燃料的技术问题
- C:核能开发的安全问题
- D:核能开发的效率问题
答 案:AC
2、长远来看,低碳建筑具有较好的(),将逐渐获得市场的认可。
- A:经济效益
- B:能源效益
- C:社会效益
- D:环境效益
答 案:ACD
3、建筑能耗主要包括()方面。
- A:采暖能耗
- B:空调能耗
- C:工厂的热水供应能耗
- D:工厂照明能耗
- E:家用电器能耗
答 案:ABCDE
4、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 A: 控制人口数量
- B: 加快发展新能源
- C: 加强科技创新
- D: 缩减生产规模
答 案:BC
主观题
1、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必须以()、()、()、应对气候变化等为抓手。
答 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分析?
答 案:(1)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也远未实现,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人没有用上电,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今后几十年能源消费必然继续增长。2l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此外,体制上单纯追求GDP的考核体系也导致了第二产业中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严峻考验。
(2)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未来我国实践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时,却可能被这些投资“锁定”。因此,我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3)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目前现有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低碳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我国低碳技术转让中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为达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我国总共所要投入的资金至少在1.6万亿以上,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一个沉重负担。
3、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有多少?
答 案:汽车: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km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t。发动机每燃烧1L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kg。人体: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140g的二氧化碳。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那么生产食物消耗的二氧化碳与通过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保持平衡。植物: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释放。因此,植物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一棵中等大小的植物每年能吸收大约6kg的二氧39化碳。暖气:使用煤油作为燃料的暖气一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400kg。使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00kg,电暖气则只有600kg。电脑:使用一年平均间接排放10.5kg二氧化碳。卤素灯泡: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0.8kg。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kg。冰箱: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6.3kg。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