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广播电视编辑记者 → 2023年06月14日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

2023年06月14日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

2023/06/1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6月14日专为备考2023年广播电视业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广播电视新闻大多采用()导语,即开宗明义,直接陈述新闻事实。

  • A:直接式
  • B:逻辑顺序
  • C:时间顺序
  • D:金字塔式

答 案:A

解 析:直接式导语是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开宗明义,以概括的、直播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事实、信息的传递最为简洁明了,可谓“直线交流”,极易为观众、听众所理解。广播电视新闻大多采用这类导语。

2、下列论据列举中哪一项不属于理论性论据?()

  • A:先哲或经典作家们的言论或观点
  • B:科学证明的公理或定理
  • C:格言、成语、谚语、民谣
  • D:统计图表

答 案:D

解 析:评论的论据有多种,但按各种材料的性质来分,主要可归为两类:①理论性论据。②事实性论据。理论性论据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结晶,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或理论证明,并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规律性认识的总称。它可以是先哲或经典作家们的言论或观点,可以是被科学证明了的公理或定理,也可以是代表人类文化遗产的格言、成语或谚语、民谣。

3、将两种不同的声音如解说和音响或两个音响同时播出,分出主次叠放在一起,这种声音合成的处理方法是()。

  • A:淡入淡出
  • B:混播
  • C:切换
  • D:特技转场

答 案:B

多选题

1、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考虑()等因素。

  • A:了解情况
  • B:愿意披露
  • C:善于表达
  • D:利益攸关

答 案:ABC

解 析:采访对象的选择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出发:①知情。采访对象的选择以新闻事件为核心向外辐射开来,当事人、目击者能提供最接近事实的信息,相关专家、政府官员等能提供相对权威与独立的见解。②愿讲。注意选择能够配合记者采访的对象。③善于表达。要尽量选择没有语言或行为障碍的采访对象,采访对象应使用规范的语言,在电视采访中,还要避免选择有不良习惯动作、表情者。

2、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是()。

  • A:集中性
  • B:广博性
  • C:追踪性
  • D:深刻性
  • E:分散性

答 案:ABD

3、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离不开衡量标准。衡量的标准主要有()

  • A:新闻的标准
  • B:科学
  • C:统一
  • D:社会效果的标准

答 案:AD

主观题

1、以下材料出自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某期《新闻调查》开场段落。请分析该段落的记者采访特点。记者在现场作开场出镜报道,之后,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等待回乡的老百姓。记者(出镜报道):这是绵阳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九州体育场,这附近全是在这等车想要回家的灾民,从三天前开始,每天将近有上千人从这离开,回乡抗震自救。但是我们知道,这些灾民绝大部分来自北川,那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他们很多人房屋都已经垮塌,回家之后怎么样安家生活,我想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记者(采访回乡的小女孩):你这背的是什么啊?小女孩:家里的东西。记者:我看看沉不沉。(掂量小女孩的包)哟,这怎么也有三四十斤啊?记者:现在回去害不害怕?小女孩:害怕。记者:为什么还要回去啊?小女孩:毕竟是自己的家。记者:那现在家里什么样,知道吗?小女孩:不知道。记者(转向面对一对夫妇):您是去哪啊?男灾民:我们都是擂鼓的,都是到北川的。记者:那家里的帐篷够不够,知道吗?女灾民:不知道。记者:那帐篷不够怎么办啊?女灾民:我们家里的房子垮了,还有其他的篷布什么的,我们山上的树木多,就可以把它弄下来自己搭。记者:你们要是多等几天的话,也许那里的帐篷可以给你们建好。能够多运点儿过去,你不就省点事吗?女灾民:不,我们自己好脚好手,我们自己回去盖。因为在这里,他们对我们确实太好了……

答 案:(1)记者釆访自然、平实,在现场环境中随机采访,让被访者忘记摄像机的存在,非常真实、生动。(2)在看似聊天的采访中,记者不偏离采访主题,将广大观众极为关注的灾民回乡安置等关键问题,巧妙地导入其中,从而使观众体会到这些普通灾民回乡心切、勇敢面对生活挑战、靠自己双手重建家园的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采访,深化内容。(3)注重现场信息的挖掘,有现场感和电视画面感。电视记者采访有“镜头意识”——既不问与画面重复的问题信息,同时也能从画面信息中延伸出来新的信息。比如,她掂量小女孩的包,用她的感受为我们传递更多信息。

2、请按照广播电视新闻编排的规律和特征,将下面2001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的部分新闻内容,试列出一期新闻编排,并阐明编排理由。俄罗斯表示不同意修改反导条约北京:修缮文物古迹恢复古都风貌专家点评:国家反导弹系统有漏洞世界范围儿童性奴隶数量剧增王励勤阎森夺得世乒赛男双冠军三峡工程又有新进展大坝浇筑全线突破“五一”长假即将结束交通部门应对返程高峰口播《中国队进入亚洲杯羽毛球赛决赛》重庆武隆“5.1”灾害死难者身份基本查明江苏队夺得步步高杯全国男排联赛冠军塔利班拒绝接受联合国停火建议专家学者聚北大创业投资成焦点中国女篮大赛之前探虚实武汉:国内规模最大的两大音像市场将关闭王楠蝉联世乒赛女单冠军阿富汗妇女呼吁改善生活境况中国足球队明天客场挑战柬埔寨基因技术新发展不孕妇女能生养

答 案:《晚间新闻报道》的新闻编排如下第一部分:片头播音员问候语今日要闻第二部分:《世界报道》片头①俄罗斯表示不同意修改反导条约②专家点评:国家反导弹系统有漏洞③塔利班拒绝接受联合国停火建议④阿富汗妇女呼吁改善生活境况⑤世界范围儿童性奴隶数量剧增⑥基因技术新发展不孕妇女能生养第三部分:《晚间新闻》片头①三峡工程又有新进展大坝浇筑全线突破②“五一”长假即将结束交通部门应对返程高峰③重庆武隆“5.1”灾害死难者身份基本查明④专家学者聚北大创业投资成焦点⑤武汉:国内规模最大的两大音像市场将关闭⑥北京:修缮文物古迹恢复古都风貌第四部分:《体育新闻》片头①王励勤阎森夺得世乒赛男双冠军②王楠蝉联世乒赛女单冠军③中国足球队明天客场挑战柬埔寨④口播《中国队进入亚洲杯羽毛球赛决赛》⑤中国女篮大赛之前探虚实⑥江苏队夺得步步高杯全国男排联赛冠军(2)编排理由第二部分:世界指——纵观风云变幻;第三部分:晚间新闻——关注国事民生;第四部分:体育新闻——追踪精彩瞬间。

3、在下面所给定的材料中寻找一条可以进一步深入报道的线索,首先对线索做一定的新闻价值分析;然后为此做一个报道计划,包括报道的初步选题、拟定采访的对象和内容、必须涉及的提问等。日前,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8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在这份7000字的意见当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培养2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的社工数量在20万左右,这意味着在社工数量方面距离“十二五”目标的实现,缺口还有180万左右。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上海市注册社工人数为1554人,而根据上海市“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上海社工总数将达到7.2万名。在广州目前的社工数量是2000人左右,而按照到2012年上半年广州市每个街道至少建成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目标,按照“一街道一中心”的计划,这意味着明年广州将需要8000至10000名社工。被公认为社会工作发展最早的上海、公益力量发展位居领先地位的广州都面临着社工缺乏的困境,甚至广州的一些公益组织发出了有钱都找不到人的感慨。据悉,北京团市委也将投人200万元扶持青少年社会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50家青年汇配备专职青年社工。北京社区青年汇是共青团组织为社区青年搭建的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答 案:评分标准:(1)确定的报道线索较有报道价值。参考线索一:到2015年,我国要培养2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但目前缺口严重。参考线索二:北京团市委也将投入200万元扶持青少年社会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50家青年汇配备专职青年社工。(2)新闻价值分析到位。线索一:重要性、有用性等;线索二:新鲜性、反常性、接近性、有用性等。(3)初步选题的确立及拟定的采访对象合理。初步选题一:中国社工人才缺口严重,如何弥补?釆访对象: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共青团组织等相关部门;上海、北京、广州等相关社工管理机构;某些具有典型案例性质的街道社区组织或共青团组织。初步选题二:政府是否会培养大量领薪的专业社工人员?采访对象: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共青团组织等相关部门;北京团市委、目前无偿社工人员若干、目前职业社工人员若干。(4)采访的目标内容及相关提问精准。选题一参考关键词:严重性、缺口程度、未来打算、具体的做法、困难、信心、资金投入、具体执行机构等;选题二参考关键词:数据出炉、为什么、怎么看、怎么消费、为你带来什么等。

写作题

1、根据下列新闻,写一则约600字的电视新闻评论。
高考考生家长收到11封大学录取通知书
如今高考录取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大部分上线的考生们都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但居住在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南隅路的高考生小林就遇到了一件奇怪事:从8月初至昨天为止,他的爸爸竟然连续收到了11封来自各地的录取通知书,令人啼笑皆非。
小林是今年新会一中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他的高考成绩入本科A线,早就收到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正规录取通知书。不过奇怪的事情发生在他和家人身上,从8月初开始,陆续来自各地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他家里。
“大概在8月初开始到如今,共收到11封,我完全没报过这些学校的,而且都没有联系过。”小林说,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录取通知书上写的竟然是他爸爸林先生的名字,“觉得很奇怪和惊讶,为什么爸爸都一把年纪了,这些学校还待他当作学生来招收?估计是这些学校从其他渠道获悉我的资料后,把爸爸与我的资料混乱了,错把爸爸当考生。”
记者发现,这些发出录取通知书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位于粤西地区的,基本上都是中专、职业技术之类的社会民办学校,与正规大学相去甚远,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提出各种各样令人心动的优惠条件,像一张录取通知书上写着“享受用人单位补助的各种优惠政策”;另外一张还附带着劳动合同;还有一张表示要向林先生提供2500元的奖学金,毕业后岗位工资在2800元至12000元不等,还可享受户口迁移和集团分房政策......
很明显,这些录取通知书都是冒牌的,“而且还有什么助学金,天上哪会掉下这么大的馅饼啊?担忧资料泄露出去搞出很多麻烦事来。”小林不无担心地说。

答 案:谨防高考录取通知书诈骗陷阱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试卷批改、志愿填报及学校录取工作也将紧锣密鼓地展开,但有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求学心切的特点,给考生设下录取骗局。江门市新会区的高考生小林最近就遇见一件怪事:从8月初至昨天为止,他的爸爸竟然连续收到了11封来自各地的录取通知书,令人啼笑皆非。
小林是今年新会一中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他的高考成绩入本科A线,早就收到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正规录取通知书。从8月初开始,陆续来自各地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他家里。
很明显,这些录取通知书都是冒牌的,是这些学校从其他渠道获悉了小林的信息。这说明了有关部门对高考考生的信息监管不力,如果小林真的上当受骗,去了这些所谓的福利学校以后,后果不堪设想。在此,总结了五条诈骗方式以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擦亮你们的双眼,严防各种招生骗局和陷阱!
⑴虚假信息诈骗。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聊天,向考生、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等虚假信息实施诈骗。
⑵特殊关系诈骗。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谎称自己是某校招生代理人员或招生人员,或与高校领导和招生办人员有“特殊关系”,吹嘘自己可以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等。
(3)伪造证书诈骗。通过邮局、快递公司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骗子的银行账号。
(4)军校招收地方生诈骗。谎称军校有地方指标,可以成为部队学员,欺骗考生家长。军校其实和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任何费用。
(5)“自主招生”和“定向招生”诈骗。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

2、这是新华社2011年的一篇报道。请将该报道改编成广播电视新闻专稿,要求从语言到结构均符合广播电视特点,字数500字左右。走基层“找水书记”抗旱记
位于黔桂交界的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当前西南大旱的重灾区,旱情50年一遇,大量农作物绝收,部分群众饮水困难。
15日下午,记者随者保乡党委书记张恺婧前往雅口村那哄屯一个水源点查看村民取水情况。山间小路崎岖不平,一边是山坡,一边是不见底的山沟,只能容一人通过。从找泉眼、建集水池到组织村民挑水......
此次已是张恺婧第4次来到这个水源点。虽然是女性,但张恺婧并不文弱。她带领乡村干部和群众扛着锄头,一个山沟一个山沟地找水源,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找水书记”。
对于“找水书记”,记者并不陌生。去年大旱时,记者在这个县采访,曾偶遇时任平班镇镇长的张恺婧。当时她穿着迷彩服,正风风火火地带领镇里的干部和群众抗旱送水、巡山防火。张恺婧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仡佬族,今年4月份到者保乡任党委书记。上任伊始,就恰遇大旱,找水、送水、统计缺粮户就成了她和全乡干部的中心工作。“我每天一到办公室,就要查看哪个村、哪个学校需要送水,然后一一落实,生怕遗漏了一个地方。”她说。
那哄屯十多人的挑水队伍以留守老年妇女为主。一位农妇一只手拿着锄头,肩上挑着两桶水,身后还背着小孙子。尽管山路崎岖不平,但他们挑得稳、走得快,随行的记者必须加快脚步才跟得上。
“找到水源了,也要节约用水,要保护好水源点,不要被污染或破坏,以后还要在周围种几棵芭蕉以保持水分。”张恺婧叮嘱村民们。
返程路上经过一块绝收的稻田,张恺婧蹲在龟裂的田地上对记者说,这旱情不知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真希望社会各界能伸把手,帮助修建一些水柜、水塘等抗旱项目。

答 案:【标题】找水书记:不让一户因灾断水,不让一人因旱受渴【导语】(本报讯,记者XXX)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当前遭遇50年一遇旱情,大量农作物绝收,部分群众饮水困难,党委书记张恺婧带领村民找泉眼、建集水池、组织村民挑水。
【正文】15日下午,记者随者保乡党委书记张恺婧前往雅口村那哄屯一个水源点查看村民取水情况。此次已是张恺婧第4次来到这个水源点。虽然是女性,但张恺婧并不文弱。她带领乡村干部和群众扛着锄头,一个山沟一个山沟地找水源,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找水书记”。
【音响】“我每天一到办公室,就要查看哪个村、哪个学校需要送水,然后一一落实,生怕遗漏了一个地方。”张恺婧说。
那哄屯十多人的挑水队伍以留守老年妇女为主。一位农妇一只手拿着锄头,肩上挑着两桶水,身后还背着小孙子。尽管山路崎岖不平,但他们挑得稳、走得快,随行的记者必须加快脚步才跟得上。
“找到水源了,也要节约用水,要保护好水源点,不要被污染或破坏,以后还要在周围种几棵芭蕉以保持水分。”张恺婧叮嘱村民们。
【音响】返程路上经过一块绝收的稻田,张恺婧蹲在龟裂的田地上对记者说,这旱情不知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真希望社会各界能伸把手,帮助修建一些水柜、水塘等抗旱项目。

3、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字数不少于800字。9月2日上午,88岁的李爹爹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李爹爹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记者9点赶到事发地武汉市知音西村菜场门口时,现场只剩下一小袋香蕉和一小摊血迹。易师傅目击了事发全过程,她回忆,李爹爹是清晨7点半左右在菜场口跌倒的,面朝下摔在地上,他想站起来,但力气不够。附近的摊贩称,李爹爹躺在地上1个小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没人敢上前扶一把。直到李爹爹的老伴儿和儿子赶来扶起他,并送往汉阳医院。

答 案:评分标准:(1)20—17分,观点鲜明,论证扎实,富有创新意识,语言流畅。(2)17—15分,观点较鲜明,论证合理,语言流畅。(3)14—12分,观点基本鲜明,论证基本合理,语言流畅。(4)11—10分,中心基本明确,论证基本通顺,有一定的病句。(5)10分以下,缺乏明确的观点,语无伦次。

简答题

1、简述假新闻的危害。

答 案: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根本保证。然而,自新闻行业诞生以来,假新闻就屡禁不止,假新闻会破坏行业秩序甚至社会的稳定,其危害有以下几点:(1)损害媒体公信力
“新闻以真实作为其职业生命,失去真实性,就失去了新闻业的职业合法性”。真实是新闻的底线,一旦逾越,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将会大大受损。例如,2002年6月22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发生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不幸罹难,新华社驻山西分社的鄯宝红、安小虎、王东平、谭旭,《山西经济日报》的苏勇,《山西法制报》的刘玉柱、白建芳、阎珍寿,《山西生活晨报》的魏停、樊武杰、郭龙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对矿难经过进行虚假报道。这一虚假报道在2003年被新华社曝光,导致人们对于新闻媒体的信任极度降低。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不断丰富。从只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扩展到互联网领域。当群众的知情权受到侵害时,必然会对媒体进行重新认知和选择,媒体失去了受众,就失去了立身之本。
(2)损害事件相关主体的形象
2017年十大假新闻中的“‘姚方案’因被认为不合国情全遭否决”。报道称:国内知名篮球媒体人杨毅在其公众号中爆料,此前,在封闭进行的中国篮球代表大会上,刚刚接任篮协主席的姚明提出了联赛改革方案,包括延长联赛,联赛实行南北分区;缩短国家队的集训时间,采取美国“梦之队”式的邀请制度;取消亚洲外援,实行四节四人次方案,结果全部遭否决,而事后证实,这是个假新闻。假新闻因为涉及体育领域和体育明星姚明而备受关注,甚至有人批判中国篮球代表大会是封闭的中国篮球大会。假新闻,不仅对中国篮球的声誉有负面影响,而且对假新闻中的核心人物姚明的名誉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又如“河南大学生娶同学妈妈”这样的假新闻,自然对假新闻中的核心地点河南的形象造成损害。
(3)损害社会和谐,扰乱社会秩序
有些假新闻带有话题上的煽动性和敏感性,大规模传播,会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例如,前几年的“福岛核泄漏需要囤盐”的假新闻险些造成当时的“盐荒”;2017年“十大假新闻”中的“留守女童被老师强奸,警方不予立案”,让人们忧虑师德的丧失;“乐天董事长说中国人没骨气”,让人们产生了无端的愤怒。此类假新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社会稳定。
(4)损害公众的知情权
了解事实的真相与全貌是公众本应享有的权利,假新闻所传播的虚假信息其实是对公众知情权利的侵犯与损害。“留守女童被老师强奸,警方不予立案”这一假新闻最后被查证是“事件举报人”的谎言,多家媒体在这个新闻的流转和扩散中起到了助推作用,让关注女性权益的受众们受到欺骗,导致有些人也帮助转发,成为假新闻扩散的元凶之一。
(5)影响新闻行业的发展
新闻传播的环境本身就是“拟态环境”,而假新闻的传播者为了实现高效传播,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抛弃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将新闻变成了实现自己利益诉求的工具。长此以往,新闻必将失去受众的信任与关注。这样被遗弃的将不仅仅是一两家新闻机构或者一两个新闻平台,而是整个新闻行业都将会面临生存危机。

2、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答 案: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即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包括:(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面对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受众在理解上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新闻背景解释、说明的对象通常有两种:①新闻中的名词术语;②用来衬托或补充新闻主体的内容。
(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许多新闻作品要借助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①媒体报道背后的深层原因;②信息源的需要;③传播者一方的需要。
(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事物的特点是在比较中存在的。新闻需要借助背景材料,以对比和衬托的方式,反映事物的特点、发展变化的程序,显示其新闻性,引起受众的兴趣。
(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面对采访对象提供的情况,记者总会有自己的分析、看法,有自己的立场、态度。有洞察力的记者,有时还会发现其中隐含的疑点,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后果。
(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新闻媒体,尤其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具有传播知识、提供欣赏和娱乐的功能。

3、简述广播电视采访中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

答 案:现场观察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有些重大新闻事件具有突然性,记者赶赴现场时,事件本身已经过去,但仍然有迹可循,有象可察,记者可以从现场残余的细节中通过推断看出问题来。
(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是体现新闻报道生动感人的关键环节。对于广播电视而言,对新闻事实感性地传达正是其传播优势所在,记者要注意发现和捕捉这种瞬间印象。
(3)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人物的外表特征、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这些特征和细节往往包含着富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