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演出经纪人每日一练《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4月14日专为备考2023年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在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负责执行安全管理任务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凭值勤证件进入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
答 案:对
解 析: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在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负责执行安全管理任务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凭值勤证件进入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向承办者索取门票。
2、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二款所称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除事项和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
答 案:对
3、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
答 案:对
解 析: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4、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
答 案:对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九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单选题
1、大型宗教活动过程中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且情节严重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吊销其()
- A:登记证书
- B:法人证书
- C:场所标识
答 案:A
解 析:《宗教事务条例》第六十四条 大型宗教活动过程中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置和处罚;主办的宗教团体、寺观教堂负有责任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其撤换主要负责人,情节严重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吊销其登记证书。
2、11月13日上午,中国首条( )高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这意味着新建福厦铁路关键控制性节点已顺利打通。新建福厦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277.42公里,共设8座车站,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 A:跨海
- B:跨桥
- C:跨山
- D:海底
答 案:A
解 析:2021年11月13日上午,中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这意味着新建福厦铁路关键控制性节点已顺利打通。新建福厦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277.42公里,共设8座车站,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将实现“—小时生活圈”。
3、小明为来华外国留学生,依中国的相关规定,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小明参与勤工助学计划,担任辅导员助理
- B:小明在假期赴上海旅游
- C:小明因学习优秀取得留学生奖学金
- D:小明到其国籍国某驻北京办事处担任兼职秘书
答 案:D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41条,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小明为留学生,所持的不是工作签证,因此是不能在驻京办事处工作的。
4、坚定()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 A:民族自信
- B:人文自信
- C:文化自信
- D:艺术自信
答 案:C
解 析: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多选题
1、资金安排计划书和资金证明材料有( )
- A:往返旅费和食宿行接待费
- B:演出项目的总费用以及演出费
- C:由申请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当月基本存款账户存款证明
- D:其他单位同意借款、投资、担保、赞助的证明及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当月基本存款账户存款证明
答 案:ABCD
解 析:资金安排计划书和资金证明材料:资金安排计划书应当含有演出项目的总费用以及演出费、制作费、场租费、宣传费、往返旅费和食宿行接待费等内容;资金证明是指由申请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当月基本存款账户存款证明,或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意贷款的证明,或者其他单位同意借款、投资、担保、赞助的证明及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当月基本存款账户存款证明。
2、下列哪些属于广告不允许的情形( )。
- A:使用“最佳”
- B:妨碍环境保护
- C:使用国旗
- D: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形象
答 案:ABCD
解 析:《广告法》 第九条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十)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精彩评论